人民網>>金融>>互聯網金融

宋鴻兵被打冤不冤陶鳳

2015年12月15日09:19    來源:北京商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宋鴻兵被打冤不冤陶鳳

  啞巴吃黃連,宋鴻兵被打似乎有苦難言。一手創造了“中國大媽”的新詞匯卻最終被這群人暴力相待。

  12月13日下午,《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在山西太原演講時遭到一群自稱被他忽悠了的投資者的圍毆。被毆打的原因簡直是現實版 “貨幣戰爭”。在現場,很多抗議的大媽就指控,宋鴻兵為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站台,正是聽信了宋的判斷,現在血本無歸,不找宋鴻兵找誰。

  血汗錢成了泡影,“騙子”宋鴻兵挨打看上去並不冤。泛亞,這個一度號稱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屬交易所、中國客戶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現貨交易所,最后被証實是一個“龐氏騙局”。在泛亞泡沫破滅之前,已經牽連22萬投資者,損失總額估計達到了400億元。

  賺錢了不會分給宋鴻兵,但賠錢了卻一定得找他算賬。一些不理智的投資者有長久以來形成的慣性,一旦信了投錢攔不住,一旦賠了哭天喊地就是怨不著自己。騙局被破,如夢初醒的時候自然首先想到為泛亞站台的經濟學家們,卻似乎忘了他們本身也許並不值得相信。

  憑借惹火的標題,討巧的寫法,算不上學界正宗的宋鴻兵憑借《貨幣戰爭》一炮而紅。這本書大致講了一小群銀行家在操縱全世界,貨幣是他們的核武器,肯尼迪這樣的政治家只是他們手中的玩偶,雖是小說,講得卻是高深莫測的經濟學,讀起來和故事一樣通俗易懂。

  天時地利與人和,《貨幣戰爭》的誕生趕上了金融危機的好時候,彼時人們正需要一本看得懂的專業書籍來一場 “金融海嘯”醍醐灌頂,更需要知曉一些“剪羊毛、次貸地震、債務風險、金融高邊疆”來偽裝和提升自己,於是宋鴻兵火速晉升著名經濟學家,再后來就有了今天故事的前因,成為投資者信賴的指路人。

  不了解企業實際情況草率站台,甚至收人錢財替人背書就應了那句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宋鴻兵等人如此,信了他們的投資者亦如是。滿口貨幣戰爭,唱多黃金白銀,充斥著陰謀論,專業並不過硬的宋難免玩火自焚。任何一項投資都附帶風險,不認輸本質是對風險的無知,天下“宋鴻兵”遠不隻一個,投資人需要提升自身的投資智慧和抗風險意識,畢竟投資是成年人的個人行為,不能靠拳頭說事。

  被打的是宋鴻兵,但受教訓的卻不該隻有他一人。據說2014年底那次站台,宋鴻兵力挺泛亞的言論是認可這個模式可以被叫做“互聯網金融”,投資邏輯是互聯網這些“寶寶”能投資,泛亞自然也沒問題。

  如今,基於互聯網的金融產品創新層出不窮,風險也如雪球般越滾越大,考驗投資者的同時,政府的金融監管同樣需要嚴陣以待。金融風險不相信“亡羊補牢”一說,“龐氏騙局”隨處可見,盡早揪出元凶是監管層義不容辭的責任,而等到資金鏈斷裂,騙子卷款潛逃,打了“宋鴻兵們”的投資者又能怎樣呢?

(責編:李彤、李棟)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