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金融

中國互聯網保險保費4年增長26倍

2015年12月15日08:48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中國互聯網保險保費4年增長26倍

編者按:12月7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聯合人民網首度發布中國保險發展指數,旨在為國家制定宏觀政策提供參考依據,重點監測中國由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轉變的進程。本文摘編自中國保險發展指數報告。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保險發展指數項目組

2010年以來,我國保險業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在基礎實力、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各領域均取得積極進展。以2010年為100,2014年中國保險發展指數為109.1。2010—2014年中國保險發展指數年均增長2.2%。

2010年以來,我國保險業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在基礎實力、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各領域均取得積極進展。以2010年為100,2014年中國保險發展指數為109.1。2010—2014年中國保險發展指數年均增長2.2%。

2014年,保險增加值佔金融業比重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不僅優化了金融業結構,也為拉動第三產業發展,促進國民經濟產業升級做出了貢獻。

2014年,在“新國十條”、《關於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若干意見》等重大政策利好的刺激下,保險業實現快速發展,整體實力顯著增強。以指數形式觀察,2014年總指數同比提高2.8個點,提升幅度在“十二五”時期最大。

基礎實力:保險業總資產突破10萬億

2014年,中國保險發展基礎實力分指數為110.4。從基礎實力、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4個分指數看,基礎實力指數對總指數的貢獻最大,為41%,反映了保險業近年來承保能力和投資能力等基本功能的不斷增強。

2014年全國原保費收入突破2萬億元,同比增長17.5%,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高的一年,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7203.5億元,人身險保費收入1.3萬億元。保險業總資產突破10萬億元,提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

從投資效率上看,2014年資金運用余額達到9.3萬億,資金收益率為6.3%,為近5年最高點。保險投資規模、效益雙提升,成為保証中國保險業穩定運行的重要一極。

服務能力:2014年賠付支出佔GDP比重11.3?

2014年,中國保險發展服務能力分指數為109.9。服務能力指數對總指數的貢獻也較大,為32.4%,反映了保險業服務經濟社會能力的提升。

2014年,與實體經濟聯系緊密的保証保險同比增長66.1%,與民生保障關系密切的年金保險同比增長77.2%,健康保險同比增長41.9%。

2014年,保險業為全社會提供風險保障1114萬億元,同比增長25.5%﹔賠款與給付7194.4億元,同比增長15.9%,賠付支出佔GDP的比重11.3?,為保障國家經濟穩定發展做出了貢獻。

創新能力:2014年壽險新報備產品2711個

2014年,中國保險發展創新能力分指數為107.3。保險行業的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能力有所提高,保險保障范圍不斷擴大,2014年,壽險新報備產品2711個,同比增加186個。

“新國十條”支持保險公司積極運用網絡、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促進保險業銷售渠道和服務模式創新。2011—2014年,互聯網保險市場經營主體由28家增至85家,保費收入從2011年的32億元猛增至2014年的859億元,增幅超過26倍。

國際競爭力:保費收入全球第4

2014年,中國保險發展國際競爭力分指數為107.9。 2014年中國保費收入全球第4,保費收入全球佔比6.87%,比2010年提高了1.76個百分點,中國保險業的國際地位明顯提升。

中國保險業通過引進境外保險機構進入中國市場,構建了開放競爭的市場格局,有效推動了中國保險業改革與發展。截至2014年,我國外資保險公司數已達到56家,其中,財產險公司22家,人身險公司28家,國際知名保險公司均已在國內建立分支機構。2014年末,12家境內保險機構在境外設立了32家營業機構,其中包括10家資產管理公司。

中國保險業待改善的幾個方面

第一,多層次的保險市場主體結構雖然已經建立起來,但產品創新和保險消費體系仍需要進一步完善,保險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

第二,保險服務領域有待拓寬。保險產品結構相對單一,2014年我國車險佔財產險保費收入比重70%以上。而美國、英國和德國車險保費佔比低於25%,險種分布相對均衡。

第三,中國保險業的保險深度僅為全球水平的1/2左右﹔保險密度才剛剛超過全球水平的1/3。與此同時,外資保險公司的收入僅佔全部收入比例為4.5%﹔我國保險公司在國際保險市場佔有的份額仍然很低。中國保險行業的開放程度仍有待深化。

中國已成為世界新興保險大國

中國保監會副主席 周延禮

“十二五”期間,中國保險業保持高速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新興保險大國。截止到2015年 10月底,保險業總資產達到11.83萬億,保費收入突破2萬億,同比分別增長16.49%和19.68%。保險業通過自身發展已成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維護金融體系穩定的重要力量。

中國保險發展指數清楚顯示了“十二五”期間我國保險業取得巨大成就,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處於較低的水平,我國保險業創新能力仍需加強,國際競爭力有待提高。

“十三五”時期,將是中國保險業的黃金戰略機遇期。中國保險業將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實現健康發展。

首先,創新是推動保險業持續發展的基本動力。必須以發掘和滿足人們生活的具體需求為核心,通過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推動保險業轉型升級。

其次,協調是保險業平穩發展的重要保証。將中國保險業發展與經濟社會改革協調起來,不斷為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人與社會的協調發展提供新工具、新方法和新模式。

第三,綠色是保險業未來需要關注的重點領域。未來保險業要創造“綠色GDP”,發掘新的利潤增長點。

第四,開放是保險業深入服務經濟轉型的重要舉措。保險業要以服務中國企業“走出去”為突破口,在服務經濟轉型過程中促成自身實力的不斷增強。

第五,共享是未來保險業自身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方向。未來保險業一方面應努力將自身發展成果與全社會分享,以所有制改革等方式擴大保險行業的社會參與度,提升保險的社會認知度﹔另一方面,要將共享的理念滲透入中國保險業轉型升級的各個方面,讓保險行業更加透明、保險產品更加惠民、保險理念更加親民。

(本刊記者姚冬琴據周延禮在中國保險發展指數發布會上的講話整理。)

(責編:張文婷、李棟)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