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監會發力股債市場,優化全社會融資結構,將為實體經濟及時“補血”
“重啟IPO以及明年推行股票注冊制,同時建立上海証券交易所戰略新興板,持續保持新三板快速擴容態勢,這意味著,明年乃至‘十三五’期間,多層次資本市場將全面擴容,將增加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機會。”一位券商宏觀策略研究員向《証券日報》表示。
12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完善股票、債券等多層次資本市場。建立上海証券交易所戰略新興板,支持創新創業企業融資。完善相關法律規則,推動特殊股權結構類創業企業在境內上市。增加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挂牌公司數量,研究推出向創業板轉板試點。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
按照國務院部署,2016年,新三板以及上交所戰略新興板作為改革增量,將繼續發力擴容,同時增加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有效銜接,提高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除了股票市場,今年以來債券市場也正在加速擴容,企業債、公司債以及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相關部分均加快簡政放權,加速債券市場擴容。
據《証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今年1月份新版《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發布之前,公司債一直相對冷清,2013年至2014年月均發行量隻有100億元左右。而今年5月份以來,公司債以每個月1000億元的規模迅猛增長。今年以來截至11月底,今年各類企業發行公司債1.5萬億元,其中非金融企業債發行近7000億元。
《証券日報》記者了解到,2016年新三板將發展適合中小微企業的債券品種,制訂發布“非公開發行債券業務細則”,實現挂牌公司非公開發行公司債並在新三板挂牌轉讓,在此基礎上研究擴大非公開發行公司債的發行人范圍,結合市場分層研究推動挂牌公司公開發行公司債試點。目前,《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業務細則(試行)》已起草完畢。
業內人士認為,提高全社會直接融資比例,証監會正在通過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全力推進。明年將通過股票與債券市場擴容直接拉低企業融資成本,間接降低全社會融資成本,有效優化了全社會融資結構,為實體經濟及時“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