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金融>>股票頻道

美油布油博弈 誰在導演國際油市皮影戲

2015年12月28日08:41    來源:中國証券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美油布油博弈 誰在導演國際油市皮影戲

  自2008年以來,WTI已多次背離”大哥布倫特,而這一次似乎更加決絕。

  牛和無花果樹都不認識你,馬和你家的螞蟻不認識你,孩子和下午不認識你,因為你已長眠。西班牙詩人洛爾迦寫道。這恰似如今在漆黑中長眠的、跌途漫漫的石油。過去11個月,油價從100-110美元/桶窄幅波動的區間,跌至35—40美元/桶一線。然而這一次,美國原油、布倫特原油這一對患難兄弟,卻出現了微妙變化。雖然自2008年以來,WTI已多次背離”大哥布倫特,而這一次似乎更加決絕。

  美油布油分手或越走越遠

  美油及布油決裂的端倪始現於上周二。當日,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的WTI美國原油合約收盤價,出現了2010年8月份以來首次高於倫敦洲際交易所(ICE)的布倫特原油合約的現象。上周四,美油價格與布倫特原油的價差繼續擴大。

  雖然自2008年以來,WTI已多次背離布倫特,但其二者價差基本上持續維持在一個穩定的小區間內。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一次兩者間價差的消失甚至地位逆轉代表著美原油產量下跌,美國供應過剩改善,油價開始反彈,但兩油之間或就此分道揚鑣,越走越遠。

  眾所周知,WTI原油及布倫特原油是國際石油定價的兩大基石。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涵蓋了當今世界國際貿易中2/3的原油交易,更多地反映世界市場中原油的供需及全球貿易。而WTI的原油價格則更多地反映了北美地區的供需情況。WTI的現貨基礎是美國西德克薩斯中間基原油,ICE布倫特原油的現貨基礎是應該北海布倫特原油,兩者品質相近,同為輕質低硫原油。

  據研究人士測算,美油和布油每日交易量合計約為現貨11億桶原油,而國際能源署IEA預算的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約為0.92億桶/天。這兩種合約每天的交易量約為全球實際消費量的十倍。

  期貨市場價格公開、透明。NYMEX及ICE兩大交易所原油期貨盤面交易價格,在瞬間傳到世界各地。世界石油貿易中一般採用計價公式作價,又稱“浮動價”。計價公式表示為:原油價格(FOB)等於基准油價加上(減去)貼水。其中,貼水主要體現了計價油眾相對於基准油的品質差別、加工收益以及該油種特定的市場供需情況等,所佔的比重較小。在國際原油貿易中,貼水的波動幅度遠遠小於基准油價的波動幅度。

  油產供銷鏈條上的參與者,以及銀行和各類基金等金融機構在兩期貨合約上布局頭寸,進行套保套利或投機交易。

  洲際交易所ICE大中華區總經理黃杰夫曾表示,由於布倫特市場海上運輸的自然屬性,交易者習慣將其作為國際原油定價標准。布倫特市場對中東局勢的敏感度高於WTI.2010年底之前,WTI較布倫特期貨的溢價通常在每桶1至2美元。WTI從2008年以來已多次背離布倫特,這種情形越來越頻繁且持續期較長,使得交易者、分析師和套期保值者正越來越質疑其作為原油標尺的地位。

  2010年8月以來,美油持續運行於布油下方,直至上周二這一局面結束。如果說此前布油高於美油是常態,那麼上周美油超越布油,已經讓市場看到了油市新的價差趨勢。分析人士認為,其背后凸顯的,一方面是美國原油市場的獨立性。另一方面,價差形勢逆轉的邏輯也反映了全球經濟形勢發生了變化,新的博弈局面開始形成。

  世界經濟下的一場皮影戲

  一花一世界。美油與布油歷史上經歷過“合—分—合—又分”的走勢,其背后,正是美國經濟及全球經濟形勢的博弈形勢變化在主導。

  歷史上,美油與布油基本同高同低,由於布油品質不如WTI,一般情況下價格稍低,但2010年底以來,價差逆轉出現倒挂並逐漸常態化。2011年2月份,布油對WTI出現了大幅溢價,價差接近20美元/桶。隨后價差繼續擴大,在2011年10月14日達到高點28美元/桶。2012年初價差收縮,曾一度回落至10美元/桶左右,但隨即又恢復擴大,進而在2012年第四季度持續保持在20美元/桶以上。

  這種情況在2013年3月后出現明顯逆轉,價差從20美元/桶一路縮窄,到7月10日,達到2010年12月以來的最低值2美元/桶。

  中海油進出口公司市場分析小組撰文指出,布油與WTI價差的走勢由多方面因素構成,聚焦2011—2012年的價差拉寬和2013年以來的價差縮窄,WTI價格起了更為重要的作用。供求及庫存因素是價差變化的兩大關鍵因素。

  中海油進出口公司市場分析小組解釋稱,本世紀以來,美國“頁岩氣革命”中,加拿大油砂油和美國頁岩油的產量大大增加,而美灣地區的煉廠消費能力變化不大,同時原油運輸能力沒有相應提升,造成庫欣原油大量囤積。2011—2012年WTI原油價格持續走低,而北海油田產量十多年的時間內銳減了41%,造成Brent原油的長期供應短缺。

  WTI和Brent價格倒挂的態勢由此形成。進入2013年,美國頁岩油產量增速放緩,美國經濟逐漸復蘇,經濟數據逐漸轉好,支撐了WTI原油價格。同時,2013年以來,輸油管線和鐵路運輸線的增加,使得WTI原油從內陸到港口的運輸更為便利。這導致了Brent與WTI價差一路走窄。

  黃杰夫表示,造成2010—2012年兩油倒挂的原因,一方面是加拿大正將更多原油送入俄克拉荷馬州的庫欣(WTI的交割地),庫欣原油儲備處歷史高位,抑制了WTI價格﹔另一方面,中東危機威脅了從中東到歐洲的重要原油和下游產品的運輸管道,抬高了以布倫特為參照標杆的大西洋盆地的油價。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從全球供需角度來看,2010—2012年兩油倒挂的現象背后,布倫特原油價格的高漲反映原油需求十分旺盛,受到新興市場的拉動。新興市場及美國經濟形勢對比的變化也是兩油價格變化的主要原因。

  世界銀行12月8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上個世紀80—90年代,新興經濟體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2010—2014年,新興經濟體貢獻了60%的全球增速。2010年以來,新興經濟體增速逐步放緩,2010年其平均增速為7.6%,2015年預計增速不及4%。

  但2012年4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更新報告顯示,亞洲仍然是增速最快的地區。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體整體經濟增速2012年預計為7.3%,2013年為7.8%。

  與之形成印証的是,美聯儲宣布2014年1月起削減QE規模。新興經濟體將面臨出現出口下降、工業增長放緩、通脹率高企、貨幣貶值和資本外流加劇等現象。

  兩油多空大逆轉

  據中國証券報記者觀察,2014年7月份至2015年初,美元指數大幅飆升約25%至100美元關口。而此前,2010年7月份至2014年7月份之間,美元指數則處於震蕩下跌、低位盤整狀態。尤其是,WTI油價倒挂於布油最嚴重的時刻,正是美元指數下跌最厲害的時候。

  大膽推測,布倫特原油與美元指數之間的因果性,與其和美國原油之間的因果性具有一致性。 就眼下來看,美油價格又開啟了超越布油之旅。而美聯儲加息落地及此后有可能出台的持續的加息政策,將令美元處於相對強勢地位。這與WTI的表現也是一致的。 分析人士認為,從原油基本面情況來看,過去五年美國頁岩油產量大漲是WTI價格低於布倫特的重要原因。那麼未來,多重利好將令WTI維持高於布油價格的狀態。

  首先,美國取消已實行了40年之久的原油出口禁令,被視為是WTI價格超過布倫特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人士認為,取消出口禁令以及頁岩油產量的下降,將使WTI價格繼續維持在高於布倫特的水平,正如2010年頁岩油產量開始大漲之前的WTI價格上漲一樣。

  其次,自2014年中期原油期貨價格崩盤之后,美國頁岩油生產經大幅放緩,而同期內布倫特原油產量持續攀升。國際能源機構(IEA)在12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2015年北海日均原油產量增加12萬桶,高於預期。IEA報告認為,油田產量的下降以及正常維修養護工作將使2016年北海地區日均原油產量減少15.5萬桶,使日均產量回落至每日288萬桶。這對布油價格形成抑制。 DailyFX.com分析師泰勒-耶爾(Tyler Yell)稱:“過去交易商們極端做空美國WTI原油,以至於多頭幾乎蕩然無存。正如你所知,物極必反,現在空頭們已經盯上布倫特原油了。”

(責編:任風遠、呂騫)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