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金融
人民網>>金融>>正文

上交所重拳出擊 今年發出近40份紀律處分決定

朱寶琛

2015年12月31日08:21  來源:証券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上交所重拳出擊 今年發出近40份紀律處分決定

  近日,上交所連續發布了多份紀律處分決定書,對青鳥華光、上海物貿、柳化股份等8家上市公司及相關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或公開譴責。經梳理發現,上述公司的紀律處分事項存在一些共性問題,反映了當前上交所調整監管重心,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的著力方向,對市場各方有較強的警示意義。

  上交所介紹,具體而言,一是著重查處上市公司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等事項的停復牌及信息披露違規行為。被實施紀律處分的8家公司中,有4家公司存在停復牌及相關信息披露嚴重違規情形。

  2014年年底以來,上交所先后發布了《關於規范上市公司籌劃非公開發行股份停復牌及相關事項的通知》和《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信息披露及停復牌業務指引》,對公司籌劃重組等事項的停牌時長、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提出了明確要求。但實踐中,公司隨意停牌,信息披露不規范的情況時有發生。從上述處分情況看,對上市公司停復牌事項加大事后追責力度,也是為了有效執行相關停復牌規則,保障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

  二是嚴肅處理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非經營性資金佔用、董監高對披露年報“不保真”等性質較為惡劣的違規行為。

  長期以來,上市公司在年報中通過虛增收入、虛構盈利來規避退市指標,以及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上市公司,一直是証券監管的重中之重。而董監高拒不履行其信披法定職責,則是受到市場高度關注。通過這一批典型案例的處理,可以及時提醒督促上市公司及相關方守住合規底線,認真履行披露定期報告等法定義務,保証信息披露質量。

  三是在處分對象上,從嚴追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相關方責任,提升監管有效性。從上述實施紀律處分的案例看,上交所在責任追究主體上,除上市公司及其董監高外,還根據違規事實情況,加大了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處分力度。

  近年來,上交所不斷加大對違規案例的處罰力度,提高了自律監管手段的威懾力,積極維護証券市場“三公”原則。官方網站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上交所共發布紀律處分決定近40份,監管關注決定共70余份。其中,對於市場高度關注的典型案例,及時啟動紀律處分程序,加強對違規事實處罰的說理和論証,體現了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監管轉型思路,為今后進一步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探索分類監管打下了基礎。

(責編:田原、呂騫)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