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10日電 (張文婷 李彤 章斐然)在今日召開的“2015年四季度外匯管理政策新聞發布會”上,針對央行公布的11月份外匯儲備數據大幅下降,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司長王允貴解釋道,11月外儲下降是因非美貨幣資產匯兌折算形成的賬面損失,及一帶一路政策下融資需求引發儲備減計,企業機構避險和購匯還款增加。他表示,外儲適度減少在容忍度以內,並是樂見的。
對此,他做出進一步分析,他提到,“外匯儲備是按照安全、流動、保值增值三原則做的,外匯局這些年在三原則下力推外匯儲備的多元化經營。在多元化經營中,不可能把外匯儲備都放在美元資產,所以在儲備中有歐元、英鎊、日元等其他貨幣資產。受美元強勢影響,這些貨幣在11月份兌美元出現了比較大的貶值。11月末,歐元兌美元較10月末貶值了4%,英鎊兌美元貶值2.4%,日元兌美元貶值2%,這些貨幣對美元出現貶值,導致儲備資產中非美元貨幣資產出現了以美元計價的賬面損失。反過來,前些年美元貶值時,儲備資產也有增值的情況。這就是其他貨幣相對美元的匯率變動所導致的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化。”
在一帶一路政策下融資需求引發儲備減計方面,他表示,“今年國家在‘一帶一路’戰略指引下,加大了‘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在這個過程中,外匯儲備參與了一些‘走出去’項目的融資。這些融資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外匯儲備的定義,也會從外匯儲備規模內調整至規模外,這也是正常的。從觀察的情況來看,好的結果是,當國家的外匯儲備資產下降時,民間的對外資產金額在增加。央行的外匯儲備資產的減少,這些資產到了民間,變成了境內企業在海外擁有的資產,這也是符合整個國家戰略的,有利於國家‘走出去’戰略的平穩運行。”
王允貴提到,“造成外儲下降的原因還包括,過去一段時間,由於美元的強勢,造成了人民幣的相對弱勢。部分企業機構為了避險,做了一些套期保值,同時也加快了外債購匯還債還貸等動作。”
他指出,總體來說,這些都是在外匯管理政策的容忍范圍之內。當前,總體國家戰略安排是既要推動貿易便利化,也要推動投資便利化,所以外匯儲備的適度調整對國家戰略布局是有利的,外匯局也樂見整個國家對外經濟結構的轉型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