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今年什麼話題最紅,股市肯定名列前茅。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最活躍地區之一的深圳,“談股市、炒股票”本就是全民關注的生活一景,這其中更不乏大批學生軍“試水”。
根據深圳晚報與中國移動資訊客戶端ZAKER聯合發出問卷的調查顯示,七成炒股學生都是趁著2015年牛市行情剛起步的新手,入市的原因多為周圍朋友的影響﹔他們在炒股這種高風險投資中一般投入較少,且“沒賠沒賺者”居多。專家建議,學生炒股不應當投入過多的精力和資金,也不應過度看重利益得失。
超三成受訪學生入市不到3個月
此次線上調查共收到50份有效答卷,小學和中學生,大學生,研究生和博士分別佔比20%、68%以及12%,男女比例大約為3:2。由此可見,作為學生開始從校園走向社會的分水嶺,大學階段也成了多數“學生股民”最初接觸股票的平台,而股票對於學生的吸引力可以說幾乎不分男女。
此外數據還顯示,70%的受訪者都是從今年開始炒股的,其中34%的股市經驗在3個月以內,僅有12%的學生股民炒股超過5年。由此可見,隨著學生金融投資觀念的日益加深,特別是今年以來持續飄紅的“牛市”行情,吸引了不少年輕人投入炒股大潮中。
六成受訪者投資不超過3萬元
吳丕昱是深圳大學新聞系的一名大三學生,他是一年前開始接觸股票的。而深圳大學廣告系大三學生溫泉則是在今年3月發現自己周圍的朋友都在炒股后,決定加入炒股大軍。除了都是炒股時間較短,他們的炒股資金大多來自父母。
問卷調查發現,父母支援、打工收入、壓歲錢是學生股民最主要的3個資金來源,分別佔到總受訪人數的42%、34%和16%。由於多為股市新手,他們炒股投入的金額一般較小,超過四成集中在1萬元以內,六成集中在3萬元以內,不過也有26%的受訪者投入資金超過10萬元。
炒股學生總體情況賠多賺少
炒股其實是一種投資,對於這些學生股民,這一年來他們在股市的收入到底如何呢?受訪者中,選擇“賠了”和選擇“既沒賠也沒賺”分別佔比42%,隻有16%的人賺了。總體而言,炒股的學生群體呈現出的特點是賠多賺少。
炒股一年的吳丕昱還告訴記者,雖然一開始就趕上了牛市,成功賺到了第一桶金,但數月前自己看中的兩隻股票一路下跌,“到最后空歡喜一場”。與吳丕昱的經歷類似,溫泉剛炒股剛開始也賺了錢,不過后來隨著行情走低也賠了不少。“在沒法判斷股票走勢的時候心裡會比較慌,”溫泉說如今他已經收回本錢,決定近期都不再炒股了。
相關人士建議
學生炒股應適度
對於這批新晉的學生股民而言,炒股主要初衷都有哪些呢?調查發現,“受到身邊朋友的影響”“渴望賺零花錢”以及“對金融感興趣”是促使學生接觸股市最主要的三個原因,分別佔比28%、24%和18%。此外,超過半數的受訪學生表示炒股比較佔用時間,還有兩成受訪學生認為炒股十分耗費時間和精力,已經對課堂學業造成了影響。
不少專家對於學生炒股現象都抱有包容理解的態度,但同時他們也不主張學生投入過多的心力和資金追求利益得失。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尹連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支持大學生以少量投資為代價,在股市中認知人性的貪婪與恐懼﹔但不主張學生以炒股為重點,把盈虧與得失當作目的。証券時報資深財經記者余勝良也對大學生炒股抱有肯定態度,他認為炒股有助於理解人性和了解經濟。“大學生終將走入社會,投資是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炒股所用資金以少為宜,不要讓其波動影響正常生活。”
炒股學生學歷層次
數說學生股民的大盤情況
A。初中生及以下 14%
B。高中生 6%
C。大學生 68%
D。研究生或博士 12%
炒股資金的來源
A。壓歲錢 16%
B。父母額外支援的 42%
C。自己打工掙的 34%
D。獎學金 4%
E。向同學親戚借的 4%
炒股賠了還是賺了?
A。賺了不少 16%
B。總體沒賺沒賠 42%
C。賠了很多 42%
何時開始入市?
A。近3個月 34%
B。今年開始 36%
C.1-3年 14%
D.3-5年 4%
E.5年以上 12%
炒股會影響你的學習嗎?
A。一點也不會 26%
B。有一點佔用我的時間 54%
C。很費時間和精力
的確影響了我的成績 20%
你為什麼炒股?
A。賺零花錢24%
B。對金融感興趣18%
C。為了提前學習理財知識14%
D。老師鼓勵�課堂要求8%
E。父母鼓勵支持8%
F。朋友都在炒股
我也很想嘗試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