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金融
人民網>>金融>>正文

基本面決定走勢 匯率中長期看穩

“中國外儲耗盡論”不靠譜 中國經濟才是后盾

王俊嶺

2015年09月06日07: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日前,有境外機構發表研究報告聲稱,以現在的外儲消耗速度,今年底中國外匯儲備就將無法支撐人民幣匯率走勢。對此,專家指出,一國貨幣定價最終取決於該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在中國經濟基本面穩中向好、新動力加速生成、國際化程度日益加深等背景下,人民幣不僅不具備長期貶值的基礎,長期看仍將是較強勢的貨幣,“中國外儲耗盡論”不靠譜。

“接軌”效應逐步顯現

自央行宣布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加大,在經歷了迅速貶值之后,人民幣於8月27日至9月2日期間迎來了“五連漲”。截至發稿,最新匯價維持在1美元兌6.356元人民幣附近。

按理說,加大國際市場接軌后,波幅增大本不難理解,而中國央行及時引導市場預期回歸穩定亦無可厚非,但一些機構仍然基於“人民幣匯率靠拋售美元獲得支撐”的邏輯得出“中國外匯儲備即將耗盡”的結論。因為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末外儲余額為3.69萬億美元,連降4個季度,創2013年以來新低。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張煥波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人民幣匯率與外匯儲備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在經濟“新常態”下亦各有特點,相較之下,前述境外機構的觀點則未免有些夸張。

“一方面,美元加息、股市震蕩、國內經濟放緩等因素造成了短期人民幣匯率的寬幅波動,但這同樣是人民幣國際化加深之后的一種新常態,因此不必過於驚訝﹔另一方面,我國外匯儲備自身也有藏匯於民及多元化發展的內在需要,美元佔比下降,黃金、歐元等資產佔比升高不僅有利於我國外儲資產安全,還有利於我國與更多國家開展廣泛合作。”張煥波分析。

沒有持續貶值基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微博])的判斷顯然更為理性客觀。9月4日,IMF副發言人穆雷公開表示,近期我們見到的市場動蕩是市場對中國增強匯率彈性之舉的反應,但這並不能成為IMF對人民幣納入SDR籃子發出擔憂之聲的理由。

短期波動成常態,長期匯率又如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不久前曾透露,近期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是順應國際金融市場走勢的合理舉措,但人民幣匯率沒有持續貶值的基礎,可以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在英大期貨研究所副所長粟坤全看來,所有貨幣價值的根本支撐還是其母國的經濟發展狀況。粟坤全認為,人民幣目前的匯率走勢其實是為了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順應市場發展規律而回到合理區間,此前人民幣持續升值的背后也有比較多的非經濟因素和訴求。未來,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方式進入一個新階段,人民幣匯率會回歸到一個穩定的水平。

“事實上,不同貨幣之間的匯率變化在長期取決於相應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目前,盡管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但仍能夠實現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這不僅遠比美國要高,而且高於很多發展中國家。因此,人民幣仍然不會改變長期升值的趨勢。”張煥波說。

中國經濟才是后盾

盡管靈活運用外匯儲備可以影響短期匯率的走勢,但從受訪專家的觀點中亦不難歸納出,支撐人民幣匯率的根本因素還是中國經濟。

以中國的對外經濟為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5年1—7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4409家,同比增長8.8%﹔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71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9%(未含銀行、証券、保險領域數據)﹔與此同時,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的4482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對外非金融類投資389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達20.8%。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力挺”中國經濟的聲音正不斷增多。歐洲央行前行長特裡謝表示,不必把中國經濟放緩過於嚴重化﹔日本外交學者網站則刊文指出,與歐盟和日本的經濟相比,中國經濟很不錯。

“人民幣與美元聯系過於密切並不是好事,不利於人民幣自身的國際化。”張煥波建議,面對人民幣兌美元(6.3549, 0.0000, 0.00%)的短期波動,相關企業可以採用外匯市場的遠期工具來進行避險。

(責編:李海霞、沈光倩)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