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經歷了震蕩休整,市場賺錢效應和交投熱情均明顯回落。周三A股市場中的題材概念板塊大面積回調,使得市場人氣遭到打擊,券商板塊也開始回落。因而當日的融資增速顯著放緩,淨買入額僅為9.5億元。總體來看,券商股的行情表現和融資狀況,對兩融增速影響較大,短線存量博弈格局下,兩融將總體維系溫和回升態勢。
房地產行業吸金力強
11月18日,滬深兩市兩融余額合計為11986.56億元,環比提升了9.22億元。其中,融資余額為11954.78億元,環比提升了9.5億元﹔融券余額為31.78億元,環比小幅下降了0.28億元。
實際上,周三的融資淨買入額較本周前兩日明顯降低,周一和周二的融資淨買入額分別為127.37億元和175.86億元。這與行情十分相關。周三市場整體維系弱勢震蕩格局,午盤滬指小幅沖高觸及3617.07點,不過隨后悉數回落,滬強深弱狀況明顯,題材大面積降溫。由於兩融是A股市場情緒和活躍度的晴雨表,增速的放緩與行情的低迷密切相關。
從行業板塊來看,18日房地產行業的融資淨買入額最高,為12.29億元,電子、家用電器和傳媒行業的淨買入額也位居前列,分別為5.78億元、3.95億元和3.89億元﹔計算機行業的淨買入額為2.66億元,其余板塊的額度則均未超過1.5億元。相反,國防軍工、交通運輸和機械設備行業的融資淨償還額居前,分別為4.52億元、3.52億元和3.3億元,非銀金融行業則遭遇了2168萬元的小額淨償還。
個股方面,中天城投、電廣傳媒和中信証券的融資淨買入額位居前三位,分別為6.82億元、4.90億元和4.87億元﹔同時,億緯鋰能、四維圖新、中國中期和葛洲壩的淨買入額也均超過了2億元。而相反,興業証券、太平洋和中航動控的融資淨償還額居前,分別為2.84億元、2.30億元和1.66億元。
券商股影響融資增速
數據顯示,融資淨買入額的顯著降低主要與融資買入熱情的大降有關。周三的融資買入額為1160.61億元,環比上一日的1679.72億元明顯減少。
而周二與周三的行情對比來看,券商股的異動是融資買入額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周二滬指在券商股帶動下早盤快速攀升,最高觸及3678點,再創反彈新高。不過午后所有板塊均出現跳水。而周三則是券商股悉數回調,僅銀行和地產撐著大盤 。而且經過前幾日的波動后,周三題材概念股遭遇了更強的獲利回吐沖動,回調幅度進一步加深。
兩融方面也是如此,周二非銀金融行業最吸引融資客,淨買入額達到了36.35億元,遙遙領先﹔而周三該板塊則遭遇了小額淨償還,盡管對兩融並未形成拖累,但增速明顯放緩。
不過從周四的行情來看,市場重新回歸到了“藍籌搭台,成長唱戲”的格局,非銀金融板塊上漲2.09%,有望促使兩融增速重新提升。而創業板則王者歸來,極大地帶動了市場人氣的回暖。分析人士認為,創業板是行情強弱的重要指標,經過連續回調之后,昨日創業板再度崛起帶動了賺錢效應和市場人氣。短線來看,行情依舊維系存量博弈的格局,因而成長題材股仍是資金博弈的重要區域。后市,全面的估值提升需要增量資金的入市,而吸引增量資金的是超預期的重大利好。短期內增量資金仍在觀望等待,因而兩融余額也將隨著行情的上漲與回落而呈現出漲速的快慢,整體大概率將維系溫和上行的主要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