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銀行理財收益率下行 或將成為常態)
11日發布的《中國投資發展報告(2017)》指出,2017年,在流動性偏緊的情況下,債券市場利率中樞上行,預期價格振蕩下行﹔建議增加美元、有色金屬商品期貨配置,降低債券配置﹔銀行理財收益率下行或將成為常態。
報告指出,2017年,受供需矛盾、杠杆波動、違約風險影響,債市利率中樞將上行,振蕩幅度預計將加大。貨幣政策的總基調為穩健中性,在以往強調穩健的基礎上增加了“中性”,更像是一種偏緊的信號。而當前貨幣政策的操作模式存在潛在的自我緊縮的可能性,所以2017年貨幣政策對債市的整體影響是偏負面的。
在2017年資金價格中樞抬升、信用風險增加以及下游需求疲弱的背景下,利率債和信用債的投資都需謹慎。建議減少整體債券配置份額,可結構性配置利差較大的信用債。而且,由於債券市場一致性預期較強,年初可能出現一波利率快速上升的行情,引發超調,可能存在一個中長期投資窗口期。
報告指出,在我國經濟增長將長期呈“L型”走勢、貨幣政策寬鬆的大背景下,銀行理財在資產端難以找到高收益的投資渠道,下滑趨勢還將持續。同時,銀行理財資金最大的去向是債券市場,債券市場利率走低也是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走低的原因之一。
報告分析,傳統的預期收益型產品呈現一定的債券特性。但隨著銀行理財業務的發展,剛性兌付的弊端日益顯著,尤其在“資產荒”的時期,剛性兌付的壓力迫使收益率下降,影響理財產品的吸引力。而淨值型產品具有更多權益類特性。從2016年銀行理財半年報來看,淨值型理財產品佔比6.05%,較2015年底的5.83%有所上升。
四大行員工數量減少 專家:未來櫃員將向服務型轉變 五大行員工總數(數據來源:五大行2016年報) 人民網北京4月11日電(薛白)4月份,國內各大上市銀行年報進入了密集發布期。作為中國銀行業的第一梯隊,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5家大型商業銀行中,除了交…【詳細】
銀監會加強銀行業風險防控 整頓校園貸和現金貸 本報北京4月10日電 (記者歐陽潔)銀監會近日印發《中國銀監會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除信用風險管控、房地產領域風險、地方政府債務違約風險等傳統領域風險外,同時要求重點防控債券波動風險、交叉金融產品風險、互聯網金融風險、外…【詳細】
吳曉靈:不太寄希望一行三會通過協調解決問題 人民網北京3月24日電 (記者 李海霞)23日-26日,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直面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未來”,議題主要圍繞全球化、增長、改革和新經濟四個方面展開。在“大金融 大監管”的分論壇上,全國人大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