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金融>>銀行頻道

支付賬戶將分類限額管理

孫奇茹

2015年12月29日07:47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本報訊(記者 孫奇茹)昨日,央行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備受關注的第三方支付行業業務政策將在明年7月1日起施行。《辦法》提出,將對個人支付賬戶、支付機構實施分類管理,此外,不同交易驗証方式的支付賬戶還將有不同的支付限額規定。

  央行相關負責人解釋,與銀行賬戶不同,支付賬戶余額類似於預付費卡中的余額,是支付機構以其自身名義存放在銀行,並實際由支付機構支配與控制。這種余額不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一旦支付機構出現經營風險或信用風險,將可能導致用戶的財產損失。

  為了兼顧支付安全與效率,《辦法》將個人支付賬戶分為三類。其中,Ⅰ類賬戶隻需要一個外部渠道驗証客戶身份信息(例如聯網核查居民身份証信息),賬戶余額可以用於消費和轉賬,主要適用於客戶小額、臨時支付,身份驗証簡單快捷,余額付款限額為自賬戶開立起累計1000元。為兼顧便捷性和安全性,Ⅰ類賬戶的交易限額相對較低,但支付機構可以通過強化客戶身份驗証,將Ⅰ類賬戶升級為Ⅱ類或Ⅲ類賬戶,提高交易限額。Ⅱ類和Ⅲ類賬戶的客戶實名驗証強度相對較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假名、匿名支付賬戶問題,防止不法分子冒用他人身份開立支付賬戶並實施犯罪行為,因此具有較高的交易限額。Ⅱ類和Ⅲ類賬戶的余額付款賬戶分別為年累計10萬元和年累計20萬元。

  由於投資理財業務的風險等級較高,《辦法》規定,隻有實名驗証強度最高的Ⅲ類賬戶可以使用余額購買投資理財等金融類產品,以保障資金安全。

  這一分類監管方式,是否會影響到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使用頻率越來越高的第三方支付呢?“Ⅰ類賬戶完全可以滿足臨時的、小額的支付需求,比如用微信支付發紅包、用QQ錢包給游戲充值等,不會給生活帶來不便。”騰訊互聯網金融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外,根據《辦法》規定,隻需通過並不復雜的強化身份驗証后,用戶就能將Ⅰ類賬戶升級為Ⅱ類或Ⅲ類賬戶。

(責編:李棟、李海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