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行業傍品牌惡習頻發。繼日前“合拍在線”因涉嫌侵犯“合拍”的商標權被起訴后,“小米e貸”也因為使用“小米”商標被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告到法院。然而在P2P平台商標侵權頻發的背后,折射出網貸行業存在著知識產權意識薄弱、品牌塑造觀念不正、平台發展良莠不齊等問題。
商標爭奪戰頻上演
對於重流量的網貸行業來講,品牌效應的發揮能夠為企業吸引更多受眾,減小獲客成本。然而,不少網貸平台採用過激做法,最終卷入了商標侵權的糾紛之中。
市場傳聞,“合拍在線” 網站經營者深圳市合拍在線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日前因為涉嫌侵犯“合拍”的商標權,被“合拍”商標的持有者昆明百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明百和公司”)告到法院,昆明百和公司要求“合拍在線”賠償1000萬元。“合拍在線”在官網回應稱,合拍在線確有涉入“合拍”與“合拍在線”商標的糾紛。
無獨有偶。不久前,據北京海澱區人民法院官方微博顯示,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小米”)以“小米e貸”網站未經許可使用“小米”、“MI”、“XIAO MI”注冊商標,導致消費者混淆誤認,謀取不正當利益為由,將“小米e貸”網站的經營者北京華忠科技有限公司訴至法院。海澱法院表示已受理了此案。
事實上,小米和“小米e貸”的糾紛並非是互聯網金融圈發生的首例商標侵權類案件。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早在2013年,上海拍拍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拍拍貸”)就與合肥伍伍壹網絡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產生了商標侵權糾紛。拍拍貸成立於2007年,是中國首家P2P純信用無擔保網絡借貸平台,但因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企業標識“拍拍貸”被他人搶注並被起訴。
有驚無險的是,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最后判定,依據商標法第五十九條保護在先使用權利的規定,駁回了原告訴訟請求。拍拍貸才保住了平台名稱,免去了更名的命運。
商標產權意識淡薄
小米e貸恐怕不會再像拍拍貸一樣幸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楊東直言,小米e貸確實涉嫌侵權。一些法律專家也認為小米e貸侵權罪名恐將坐實,只是賠償金額還不確定。海澱法院稱,這起案件正在審理中。
商標侵權背后折射出P2P行業普遍缺乏產權意識,無論是對他人商標所有權不可侵犯的認知程度還是對於自身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都處於一個初級階段。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呂隨啟表示,互聯網金融尚屬新興行業,一些平台為了提升知名度,吸引客戶流量,採取傍名牌的做法,觸及了法律的界限,隻會給自身發展帶來阻礙。楊東也認為,P2P平台傍名牌的做法反而會給潛在客戶留下不好的印象。
P2P平台發展良莠不齊也是發生商標侵權糾紛原因之一。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馬韜分析道,目前P2P行業中有3000多家平台,競爭相當激烈。在發展初期,如何吸引到新的用戶,對於小平台來說,有一定的困難。P2P平台先期採用一些有技巧的起名方式,導入用戶。之后再依靠良好的服務和風控轉化為高黏性用戶。這樣的做法也是一種有效的策略。但如果涉及商標侵權,則不可取。
對此,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員馬駿認為,商標侵權在各行各業都會發生,這也是網貸平台在正常經營中會遇到的問題。網貸行業發生的這些案件,將會給從業者帶來一場產權教育。
品牌塑造非一日之功
商標侵權的做法雖不可取,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網貸平台的品牌意識增強。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多家P2P平台不約而同對平台進行改造。除了陸金所高調啟動千萬域名外,人人貸不久前也花費800萬美元購得新域名。其他一些中小平台也緊跟趨勢,或完善產品服務或升級用戶體驗。
良好的品牌形象無疑會為平台帶來巨大的流量和可觀的利潤。然而,每一個品牌建設需要經歷“認識-記住-信任-依賴”這一普遍過程。網貸行業發展時間和規模有限,品牌體系的建設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網貸平台依靠短時間內的曝光,是否能為平台帶來長久的流量?對此馬韜表示質疑,比如平台傍名牌的做法,雖然短期能吸引關注度,但如果沒有平台實力做依托, 也不會贏得客戶的長期信賴。做好風控,服務好用戶,建立良好口碑,才能塑造好的品牌。楊東也認為,網貸平台要想獲得長期發展,需要打造自身品牌,而不是依附於其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