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9年機床不如賣12套房 拆解A股虧損公司那些求生術

2017年03月29日09:09  來源:証券時報網
 
原標題:賣9年機床不如賣12套房 拆解A股虧損公司那些求生術

  時光再荏苒啊,歲月又如梭,轉眼就到了2017年,鈴聲一響,上市公司們又該交卷了。

  隨著年報的披露,A股上市公司開始忙碌起來。虧損的要業績,ST的要保殼,時報君注意到,近年來,上市公司為了扭虧沒少花功夫,他們轟轟烈烈“組團”去干了一件大事——“賣房”。

  保殼還需“賣房”

  高房價肆虐之下,除了“我和你媽掉水裡”,男盆友們似乎又多了一道送命題:“一線城市有沒有房?”

  時報君昨天還學到了一個低調的炫富技巧,“我家就住在天安門附近,走幾分鐘就到”。

  在這個全民撩房的時代,上市公司也不例外,若論突擊增厚業績,扭虧為盈,玩重組、搞並購、賣資產都不如賣房賣地來得凶猛實在。

  就在昨天,青海華鼎發布一則公告稱,擬出售位於上海等地的12套物業。據悉,這些物業總建筑面積2126.45平方米,有住宅、商鋪,也有寫字樓。賬面原值為1141.43萬,賬面淨值976.09萬,評估價值3738.08萬,增值2761.99萬,增值率282.96%。粗略算來,此次賣房將為青海華鼎帶來超過2000萬的收益。

  公開資料顯示,青海華鼎主營業務是生產機床工具,但公司賣了9年的機床,累計淨利潤卻虧損了1500萬元。論賺錢,賣機床,不如賣房。

  我還在愁今年怎麼過,結果房產救了我

  不止青海華鼎,隨著年報的披露,A股不少上市公司都加入到賣房大軍中。例如,寶鈦股份在年報預告中表示,公司預計2016年淨利潤為2500萬—5500萬,而公司扭虧為盈的主要原因則是“處置了與公司主營業務無關的三處房產,增加了公司利潤”。

  2016年在A股賺了一把眼球的*ST寧通B,通過挂牌轉讓兩處學區房,增加利潤2142.88萬。公開信息顯示,*ST寧通B2014年和2015年已連續兩個會計年度出現虧損,為避免退市,賣房扭虧無疑是最快的捷徑。

  再如*ST亞星,公司通過向控股股東的子公司一次性出售6套房產,合計套現超過3000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至少有百余家上市公司前赴后繼地通過“賣房”獲利,他們大部分主營業務都不是房地產,賣房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門。但也有一些本身業績還過得去,還致力於賣房,就是為增厚業績了。

  2016年11月25日,東睦股份發布公告,公司擬出售位於寧波市鄞州區首南街道的人才公寓、寧波市江南路289號的國際汽車城和寧波市東方商務中心共三處非生產性房產,其中包括住宅房產22套、商業辦公房產23套,以及住宅所帶的11個車位,總面積達3354.91平方米。

  但是細看東睦股份近幾年來的業績情況,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逐年增加,似乎並不缺錢。

  對此,有分析師向時報君稱,上市公司出售所持有房地產,除增厚業績外,還可能是認為現階段價格已經很高而選擇落袋為安。

  像東睦股份這種所持有的物業基本處於二三線城市,物業回報低還不如趁早賣,也能作為流動資金支持主營業務。

  除了賣房,A股還有這些扭虧求生術

  重大資產收購,成功扭虧為盈

  典型案例就是恆信移動。先來看一組數據:

  公告坦陳,其淨利潤上升主要原因在於2016年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收購東方夢幻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也就是說公司原本的業務並沒有任何好轉,營業總收入反而下降10.32%。這個扭虧增盈是通過花錢買資產變出來的。

  再細看其財務報表,公司2014年、2015年雖然微利,但如果沒有那些非經常損益作貢獻,估計早就虧得找不到北了。

  破產重組,剝離不良資產

  典型案例:恆天海龍。公司自2011年業績就開始虧損,六年間公司幾度易主,看一下公司這7年來的業績情況:

  近7年來,扣非后的淨利潤除了2013年幾乎年年為負。

  經歷2012年破產重組后公司的經營能力並沒有多大改善,2013年*ST海龍虧損2.61億元,2014年又繼續虧損4.3億元。於是2015年公司兩度進行資產重組。公司於2015年7月13日啟動重大資產重組,挂牌出售公司持有的除博萊特51.26%股權、對博萊特負債之外的全部資產和負債,剝離不良業務。最終當年實現淨利潤547.65萬。但細看年報,實現盈利的方法好像還是原來的配方。

  靠政府補貼

  典型案例:亞星化學。這是堪稱A股最暖心的求生故事。亞星化學主營CPE、聚氯乙烯、離子膜燒鹼等十多個品種的化工產品,2016年所從事的主要業務是氯化聚乙烯、燒鹼、ADC發泡劑、水合?的生產及銷售,此外公司還從事蒸汽和電力生產及銷售。

  年報顯示,2016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2595萬元,較去年127935萬元增加14660萬元。主要原因是主導產品價格降低影響收入減少10737萬元,銷量增加影響收入增加25397萬元。

  重點來了——2016 年度公司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78.17 萬元,實現了扭虧為盈。其中非經常性損益合計為10065.73 萬元,主要項目是收到濰坊市財政局財政補貼1億元。2月27日,公司正式摘帽。

  PS:真是一個個催人淚下的保殼勵志故事。

(責編:呂騫、李海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