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6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貨幣政策的‘度’”分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在實施多年量化寬鬆之后,許多國家都存在流動性過剩,雖然貨幣當局已開始收緊流動性,但這將是個漸進的過程。“現階段,我們應重點強調結構性改革和長期的戰略調整,不能過度依賴貨幣政策,這個信號至關重要。”他說。
這並非央行官員第一次強調“貨幣政策並非萬能”。周小川表示,近年來,各國央行都在強調貨幣政策不是萬靈藥,不能期待貨幣政策解決所有問題。實際上,政策制定者的政策選擇順序也在發生變化,先是依賴貨幣政策,后來發現貨幣政策可能會造成負面影響。“我們認為,每種政策都會有其相應的作用,因此應優化政策工具的選擇。從理性角度來講,現階段更應該把政策組合調整為財政政策、結構性改革等其他政策。”他說。
他表示,財政政策對於結構性改革很重要,即便財政狀況不佳,也仍有必要應用財政政策。未來,會有更多國家轉向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他也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鼓勵財政政策的使用,但由於不同國家政策空間存在差異,因此各國應根據自身國情決定政策選擇。“比如,日本債務佔GDP比重已經很高,而中國中央政府債務佔GDP比重不大。但中國是個大國,須理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關系。一方面,要允許地方政府擴大債務規模,推進結構性改革,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促進服務業發展﹔同時,也要加強地方政府的責任約束,控制其債務上限。近期,有研究發現,中國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也各不相同。一些舉債過多,一些仍有空間,具體情況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他說。
他還稱,貨幣政策在結構性改革方面也並非完全沒有作用。一般而言,貨幣政策應該用於總量調節,不是用來解決結構性問題的。但也可以採用一些創新的政策工具,引導資金注入有利於結構性改革的特定部門。比如,英國採取了“融資換貸款計劃”,中國也實施了類似政策,鼓勵向“三農”領域和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資料圖片
央行:一季度儲戶股票投資穩居前三 過半居民難接受房價 人民網北京3月22日電 (李棟)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公布《2017年第一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據報告顯示,央行在全國50個城市進行了2萬戶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居民偏愛的前三位投資方式依次為:“銀行、証券、保險公司理財產品”…【詳細】
央行調查顯示:銀行家企業家信心指數有較大提高 人民網北京3月22日電 (李棟)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公布《2017年第一季度企業家問卷調查報告》和《2017年第一季度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據報告顯示,銀行家宏觀經濟信心指數為64.9%,較上季提高11.2個百分點﹔企業家信心指數為61…【詳細】
2016年中國信托業發展評析:邁入“20萬億元”時代 2016年,中國宏觀經濟緩中趨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三去一降一補”政策效果明顯,以不變價格測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為735149億元,GDP實現了6.7%增長率。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2016年信托公司主要業務數據”各項指標表明:信托業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