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險公司逐步進入盈利期 未來機遇挑戰並存

2017年06月06日08:58  來源:上海証券報
 
原標題:養老險公司逐步進入盈利期 未來機遇挑戰並存

  作為國內保險細分領域的專業類保險機構,養老保險公司的經營現狀一直為外界所關注。

  上証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養老保險公司總資產874億元,淨資產205億元,淨利潤10.6億元,已逐步進入盈利期。其中,除新華養老新開業外,其余養老保險公司已全部實現盈利,長江養老更是首次實現累計盈利。

  記者從市場上了解到,目前,已開業的養老保險公司共有7家,主要經營企業年金、團體保險和養老保障管理業務。

  其中,太平養老、平安養老、國壽養老、泰康養老、長江養老等5家集中成立於2005年和2007年,相繼獲得企業年金受托管理、賬戶管理和投資管理資格,形成了以國壽養老、長江養老為代表的專營企業年金等信托型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模式,以及以平安養老、泰康養老、太平養老為代表的兼營企業年金和團體保險業務的發展模式。近年來新開業的有2家,分別為安邦養老和新華養老。此外,人保集團下屬的人民養老於2016年底獲批籌建。

  經過多年發展,養老保險公司在養老金資產管理領域的優勢逐步體現。據業內人士分析,一是牌照較全。養老保險公司是獨立法人運營,多數同時擁有企業年金受托人、投資管理人、賬戶管理人三種牌照,可為企業年金客戶提供全流程服務﹔二是屬地化服務能力較強。養老保險公司依托保險集團或自身分支機構優勢,普遍建立了布局全國的機構網絡,可為企業年金計劃的發起、運營、給付提供一攬子屬地化服務﹔三是長期資金管理優勢。養老金積累周期長、保值要求高,與保險資金的風險偏好、投資策略基本一致,養老保險公司將其在保險資金運用方面的經驗較好地移植到養老金管理領域,堅持絕對收益基礎上的相對收益,形成了較為穩健的投資風格,尤其是在震蕩市的年份裡,投資業績較為突出。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養老保險市場的需求相應會加大,這無疑為養老保險公司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

  多家養老保險公司相關負責人反饋稱,機遇主要體現在:一是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職業年金基金的正式運營,為養老金市場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共有6家保險機構入選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機構,並且已有養老保險公司有明確的委托資金到賬﹔二是團體養老保障管理業務需求多樣化,國企改革、城鎮化建設等提供新的業務機會,尤其是近年來,國有控股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員工持股計劃、薪酬延付計劃,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城鎮化過程中拆遷農民的補償款管理需求等,都為團體養老保障管理業務提供了新的市場機遇。

  在看到機遇的同時,養老保險公司也面臨了不小的挑戰。有養老保險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雖然保險業在企業年金市場繼續扮演主力軍角色,但由於經濟發展增速放緩,制約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企業年金繳費能力,市場空間不及預期,加上價格競爭有所抬頭,企業年金市場后續的發展空間似乎不足、增長略顯乏力。

  與此同時競爭主體不斷涌入,市場競爭更加白熱化。近年來,金融機構紛紛將養老金管理作為新的增長點,從戰略高度不斷加大投入,市場主體不斷增多。比如,建設銀行(601939,股吧)成立了建信養老金管理公司,另有消息稱,五大行裡面的另外兩家也在申請設立養老金管理公司。

  相對而言,新成立的養老保險公司面臨的生存壓力更大。業內人士解釋稱,受企業年金資格被暫停發放所影響,新成立的養老保險公司一直難以獲得企業年金管理資格。按照目前的制度設計,沒有企業年金管理資格,不僅不能參與企業年金市場,而且也不能進入職業年金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市場。

(責編:張文婷、呂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