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企四處尋求“補血” 37家險企多渠道增資已超千億

2017年03月02日08:32  來源:上海証券報
 
原標題:險企四處尋求“補血” 37家險企多渠道增資已超千億

  為了滿足“償二代”監管的要求,以及尋求業務規模的發展,保險公司增資熱潮不斷涌現。

  據上証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去年6月至今,已有37家險企共計“補血”超過千億元,是去年上半年增資額的兩倍有余。從增資的方式來看,險企不再單單依賴股東直接出資,次級債、資本補充債券以及海外發債等新方式也成險企滿足業務發展需求的“新寵”。

  37家險企多渠道增資超千億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6月至今,共有37家險企增資共計1008.2億元,相較於去年上半年,增資險企的數量和增資額度均出現了翻番。去年上半年,有17家險企合計增資397億元。

  目前,險企主要採取直接注資、發債兩種方式“補血”。具體來看,去年6月至今,股東直接注資的險企有33家,增資金額為473.2億元﹔通過次級債和資本補充債券以及海外發債來補充資金流的險企有5家,補充附屬資本535億元。

  從直接注資方式來看,增資超過10億元的險企達到21家。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天安人壽和渤海人壽,這兩家險企採取股東直接增資的方式,資本金分別由45億元變更至145億元、58億元變更至130億元,一躍躋身資本金“百億俱樂部”。

  事實上,天安系大手筆增資並非首次。去年上半年,天安財險股東通過兩次增資,使得天安財險資本金由99.3億元增加到177.6億元。

  除了股東直接注資外,發債成為險企“補血”新寵。險企採取發債的形式主要是次級債和資本補充債券。如同方全球人壽募集次級債,人保財險和中華聯合財險則發行可贖回資本補充債券。

  此外,也有險企借助海外發債來補充資本。如2月25日,新華保險H股公告稱,發行金額不超過20億美元或等值外幣額度的境外債務融資工具。

  也有險企採取“增資+發債”的增資方式。去年6月合眾人壽股東直接增資8.75億元后,同年9月,合眾人壽發行了5億美元5年期高級債。

  內外因疊加倒逼險企“補血”

  “從內因分析,為取得經營效益,險企需拓展業務規模、鋪設分支機構﹔從外因來看,動態監管的"償二代"體系以及中短存續期人身險產品新規相繼落地。這些都影響著險企的資本金,增資熱潮也隨之涌現。”業內人士分析道。

  中短存續期產品新規明確,保險公司業務規模要與投入資本相挂鉤。新規規定,中短存續期產品年度保費收入控制在公司投入資本和淨資產較大者的2倍以內。按照新規,1億元的資本金投入隻能撬動2億元的中短存續期產品保費規模。

  如此一來,資本金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也倒逼險企不斷增資以滿足規模業務發展的需求。以某激進壽險公司為例,由於中短存續期業務規模較大,償付能力持續承壓,去年便啟動了四次增資計劃。

  在多家險企變更注冊資本的公告中,也多次提及“償二代”因素。如中國人壽再保險公司表示,增資是為了積極應對“償二代”實施對公司傳統再保險業務發展帶來的重大影響,同時滿足公司業務結構調整,參與保險行業新興平台,實施保險行業股權投資布局等業務發展的需要。

  不少公司亦將增資與自身的業務發展相挂鉤。誠泰財險便表示,增資是為了擴大公司資本實力,為未來業務發展提供充足的資本支持,同時引進戰略投資者是為了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機制。

  新華保險向上証報記者表示,公司境內發債主要考慮保持償付能力充足穩定以及支持公司業務健康發展,進一步優化資本結構﹔境外發債主要為拓寬境外市場投融資渠道,建立更強的境外市場合作關系,增強公司在國際市場影響力。

(責編:張文婷、李海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