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層頻頻警示境外投保風險 意在防止資金外流

2016年11月02日08:28  來源:証券日報
 
原標題:監管層頻頻警示境外投保風險 意在防止資金外流

境外保險是一種轉移資產的方式。因為在很多國家和地區,保險作為一種金融資產是可以流動轉讓的。這種境外投保潮實際上是一種資金外流的方式。境外投保突然熱起來,跟人民幣近期貶值有一定關系。中產階層沒有能力大量購買境外資產保值,於是境外投保就成了一個避險的渠道。監管層要正視這個現實,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增加普惠金融投資產品,來幫助中產階層資產避險增值,一味限制是無法堵住這種螞蟻搬家式的資產外流的。”厚生智庫研究員趙亞?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

中國香港保監處在9月初發布了今年上半年的數據,前兩個季度內地客戶貢獻新保單保費收入301億港元,接近2015年全年的316億港元,佔個人業務新單保費815億港元的比例也達到了37%。

事實上,境外保險的異常火熱已經受到監管層的關注。4月22日,就赴港購買保險相關風險,保監會提示,一方面,內地居民在香港購買的保單,賠款、保險金給付以港幣、美元等外幣結算,消費者需自行承擔外幣匯兌風險。另一方面,內地居民個人到境外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返還分紅類保險,屬於金融和資本項下的交易,是現行的外匯管理政策尚未開放的項目,存在一定的政策風險。

5月份,中國保監會發布《關於加強對非法銷售境外保險產品行為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嚴厲打擊以境內簽單、境內承保方式非法銷售境外保險產品的同時,應高度關注通過“境內介紹、境外簽單、境外承保”方式變相到境內非法銷售保險產品的情況。

分析人士認為,要謹防境外掮客以保險產品之名,行非法集資之實。保監會多措舉措,有助於防止資本外流。

(責編:張文婷、李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