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一直緩慢下行的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進入12月以來,轉而呈現微幅上漲狀態。不僅收益率超4%的產品不斷涌現,市場人氣也逐漸恢復。
據某第三方數據機構統計,12月3日-12月9日,255家銀行共發行了1545款銀行理財產品。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83%,較上期上升0.03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與投資期限再次出現倒挂現象。如 招商銀行 一款理財產品,期限32天,預期收益為4.5%﹔ 中信銀行 一款63天的產品,預期收益為4.4%﹔而 浦發銀行 一年期產品,預期收益則為4.2%。
銀行業內人士指出,銀行理財產品的年末翹尾效應雖然在近兩年來有所減弱,但這一現象在年末臨近之際仍會出現,建議投資人抓住“時間窗口”,及時購買較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以鎖定收益。
項俊波:保險機構絕不能成為資本市場上眾皆側目的野蠻人 人民網北京12月13日電(張文婷)一年以來,保險資金在市場上可謂賺足眼球。據保監會網站消息,今日,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保監會專題會議上提到,絕不能讓保險機構成為眾皆側目的野蠻人,也不能讓保險資金成為資本市場的“泥石流”。 他提出,保險資金…【詳細】
舉牌推手“萬能險”再被監管警示 保監會將制定剛性約束 人民網北京12月13日電(張文婷)在保險公司頻頻舉牌上市公司的背后,萬能險賬戶多次出現在股東名單中,萬能險這一險種也被部分公司當作投資“利器”,在市場縱橫捭合。對此,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保監會今日召開的專題會議上表示,要進一步改造萬能險業務規…【詳細】
ATM轉賬"后悔藥"被利用 升級版"詐騙術"悄然形成 人民網北京12月7日電 (羅知之)為防范打擊電信詐騙,中國人民銀行9月出台了《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自12月1日起實施。其中指出,個人通過銀行自助櫃員機(ATM)向非同名賬戶轉賬的,資金24小時后到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