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貸臥底實錄:身份造假騙貸款 專盯大一新生

文熙

2016年11月30日08:09  來源:廣州日報
 

  

校園貸臥底實錄:身份造假騙貸款 專盯大一新生

  校園貸專員正在學生宿舍用“優惠”吸引學生開戶大學生無力償還貸款、手持身份証拍裸照作借條……2016年,“校園貸”亂象層出不窮。

  在廣州高校,校園貸以怎樣的面目出現?近日,本報記者臥底進入廣州大學城中一家規模較大的校園分期平台進行暗訪。

  在成為“校園貸專員”的這段時間中,記者發現,目前校園貸最偏愛還處於懵懂狀態下的大一新生,通過誘導性宣傳,送禮品“有著數”,吸引學生開戶,開通“信用錢包”,進行大額借貸消費。

  在廣州大學城的許多城中村或餐飲中心的桌面上,學生時常可以見到各種小額借貸海報,掃一掃海報上的二維碼,就可以看到iphone、筆記本電腦、高級化妝品、動輒千元的球鞋……

  對於絕大部分沒有經濟來源的學生來說,要購買這些“奢侈品”,通過校園貸平台購買往往是最便捷的手段。

  有專員身份造假騙貸款

  “校園專員,其實就是開戶專員。讓學生在平台上分期購買產品,或者取現。”一副學生模樣的阿釗說道。

  畢業了一年多的阿釗已經是大學城的區域經理,因為是客戶(學生)介紹的緣故,記者很快就取得了阿釗的信任,並約見面試。

  見面后,阿釗介紹了公司主要業務,跟市面上常見的校園貸平台相似,主要圍繞消費貸款,其中又分為分期購物和取現貸款。

  在記者表示加入后,阿釗馬上為記者錄入個人信息,涉及身份証、學生証、父母聯系方式以及大學室友聯系方式,其中身份証、學生証兩者均要本人手持拍攝,最后還要與經理合影証實。

  隨后,阿釗又拿出一份協議書,說“總部公司要求”,讓記者簽約“做做樣子”。

  “因為以前有部分專員手腳不干淨,所以現在信息審核才那麼嚴格。”阿釗解釋道,以前曾有部分專員用假身份,從平台上零首付購買數碼產品,然后逃之夭夭。

  平台很缺人,整個“面試”不超過十分鐘,手續辦全后,阿釗便讓記者跟隨一位高校經理阿平學習開戶。

  說服新生技巧如說相聲

  跟著阿平,記者親自體驗了一把開戶的過程。

  “因為之前的整頓,不少校園貸公司都在退出。”談起現狀,阿平有些惋惜,他向記者透露,在之前“校園貸”的昌盛時期,校園專員純粹開戶的收入提成,一個月都有八九千元。

  而如今,學生們一說起“校園貸”,也像是談虎色變一般。去了好幾個宿舍,都碰壁了,記者無奈地向阿平抱怨道,“好像學生們都不願意相信。”

  阿平卻露出了神秘的笑容:“但總有人會相信的。”

  接著記者便被阿平帶到一些大一新生的宿舍。阿平說:“開戶技巧,就跟相聲一樣,其實是一門說話的藝術,我們一般都不會去大二以上的宿舍掃樓,因為這些宣傳,他們司空見慣了,但是……”

  還沒說完,他便指了指宿舍門上貼著的“新生宿舍”,“他們不同。”

  面對一張張青澀的臉龐,一聲聲的“師弟”、“師弟”,很容易就讓這些涉世未深的“小師弟”放下戒心,坦誠相見。

  由於校園貸平台的相關要求,阿平還跟記者強調,“記得先問問這些師弟,夠不夠秤。”所謂的“夠秤”,即是否成年的意思。

  送話費禮品“誘惑”開戶

  雖然面對著新生,不會再有被“拒之千裡”的尷尬,但是開戶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在開戶過程中,記者發現,繁瑣的步驟,往往讓不少同學心生厭倦,放棄注冊。而一些防范意識比較強的同學,聽到需要提供身份証等信息時,也會馬上拒絕。

  面對這些情況,阿平說道:“你得一步一步來!”

  “一開始,先介紹最近的優惠福利,而且千萬不要直接提及身份証等信息,隻說需要手機注冊,然后簡單提及,之后需要進一步信息完善……”

  記者依葫蘆畫瓢,試驗了一番。果然,往往能讓同學們感興趣的,不是傳單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而是大大的“福利”二字。

  雖然只是一些送話費、游戲點券、生活用品等“蠅頭小利”,但仍能吸引不少人。當大一學生對此感興趣后,便是“套住了”,接著被告知要獲得這些優惠需要開戶注冊。

  “開戶中,除了要熟悉操作流程外,還要密切留意開戶人的語氣與神情……”阿平介紹,若遇到上鉤的學生,接下來宣傳就要用一些稍專業的術語,比如“數據庫匹配”、“反欺詐系統”等等,營造可信任的感覺,一步一步使其“心安”,先說出父母的聯系方式,再掏出身份証等信息。

  開戶后刪軟件變“僵尸”戶

  這次開戶“收獲”豐富,僅僅阿平一人就推銷了十多個新生注冊。可是花費的時間足足有四個多小時,在閑聊中,記者向他討教秘籍,阿平卻說:“其實都是假象。”

  “這樣誘導新生,會有一些愧疚感嗎?”

  阿平沉默了一下:“一開始我也會有,但最后,不過也是假象罷了。”接著,阿平講述自己一開始從事校園貸專員的經歷。

  “挖掘潛在客戶,本身就存在誘導的性質,一開始我也因為性子太直,錯過了不少客戶。其實無所謂愧疚,這本身就是一個‘你情我願’的交易,學生有需求,才會去消費,而我們做的,更像是給予他們一個機會。”

  現在,校園貸公司也需要在明面上提高所謂的用戶量,所以也不惜每個月花一到兩千元的人力成本,鼓勵各地的校園專員積極尋找客戶。“那些所謂上百萬的活躍用戶量,都是一個個校貸專員開出來的,而不少用戶,幫你完成開戶后,就會馬上刪掉軟件。”

  面對著自己手機單上的開戶信息,阿平顯得有些麻木,“都是假象,但也需要這些假象,一、公司可以用以宣傳﹔二、隻要十個‘僵尸’中有一兩個活的,對公司也是有益的。”

  對話:三個月不還款會被催債

  記者:現在校園貸還有學生市場嗎?

  阿釗:整頓后市場是萎縮了不少,也引起了不少負面影響,但總的來說,淘汰的只是一些不規范、規模小的公司,不少大公司,大平台,其實都已經上了軌道,前景還是樂觀的。

  記者:我們專員有催債的任務嗎?

  阿釗:沒有,我們市場部安排給專員的任務只是推廣和開戶,催收債務也會通過合法的手段,開戶中,學生會留有兩個有效電話,一般是一個家人,一個室友,通常是在客戶三個月未還款后,才會電話聯系這兩人。

  記者:會不會有誘導師弟超前消費的罪惡感呢?

  阿平:一般還好,誘導是存在的,畢竟開戶的過程是有些繁瑣,實際情況下,除了一步步地引導,我們開戶人員真的沒有什麼好的方法。要說導致超前消費,我覺得有點因果論了,畢竟我們只是開戶而已,沒有直接引誘他們購買嘛。

(責編:李棟、李海霞)

相關專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