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七年不痒:市值暴增38倍

張忠安

2016年10月28日07:55  來源:廣州日報
 

彈指一揮間,A股創業板已走過7個年頭。截至昨日收盤,創業板已有545家上市公司,整體市場規模已達5.5萬億元,為2009年10月創業板成立時的39倍。大量的民營企業股東借創業板躋身億萬富豪俱樂部,多隻個股給投資者帶來不菲的收益。

不過,有分析指出,不少創業板上市公司的高增長是通過並購來實現的。而在當前並購重組越來越嚴的背景下,“買”來的高成長能否持續值得投資者關注。

2009年10月30日,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挂牌。本月30日,創業板迎來正式挂牌7周年生日。記者對比發現,7年時間,創業板公司數量由28家擴大到545家,股本超過2500億股,總市值增長近40倍。業績和盈利能力在A股市場上均保持領先,而且分紅比例也不低。

累計融資規模6191億元

合計現金分紅589.17億元

根據深交所提供的數據,截至2016年10月27日,創業板共有545家上市公司,總股本2580.97億股,為2009年首批28家公司的96.59倍。按26日收盤價計算,總市值54772.79億元,為2009年10月28家公司的39.15倍。

2009年當年,創業板的總市值隻有1610.1億元,到2010年就增加到7229.6億元,增長了4.49倍。到2011年增速放緩,隻有2.82%。此后增速逐步恢復,2013年和2014年分別達到72.85%和44.78%。2015年牛市當年市值增幅高達155.90%。不過,今年以來,市值比年初反而下降了2%左右,有可能成為創業板開板以來增長最慢的一年。

截至2016年10月26日,創業板公司平均市值已超過100億元大關,達100.50億元,而這一數字在創業板成立時僅為50億元。市值超過100億元的創業板公司有164家,佔總數的30%,而創業板成立時市值超過100億元的公司僅有3家。

截至2016年9月,創業板累計融資6191億元,同時,其合計現金分紅589.17億元,佔淨利潤總額的20.65%。

批量造富 18股漲超10倍

截至本月26日,創業板共有539家公司復權后股價高於發行價,其中,有18家公司股價漲幅超過10倍。

創業板指自2010年6月1日設立,至2016年9月30日,實現了115%的正收益,遠高於同期滬深300指數16%的水平,也高於MSCI全球指數57%的水平。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在545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中,復權后股價473家公司漲幅在100%以上,18隻個股漲幅在10倍以上。表現最好的是樂視網,該公司2010年8月份上市,發行價為29.20元,目前復權價格在800元左右,累計漲幅超過25倍。緊隨其后的是網宿科技,該公司2009年10月上市,發行價為24元,最近價格在480元左右,漲幅也接近20倍。三聚環保、機器人等創業板公司上市以來的漲幅都超過11倍。

不過,新股上市新規改變后,很多創業板個股上市不足一年也能實現10倍的漲幅。如今年7月上市的科大國創,上市以來累計上漲1076.85%。今年3月份上市的名家匯7個月左右上漲13.65倍。

創業板造福了一大批大股東“土豪”。如按今年中報持股情況統計,A股上市公司持股市值最高的高管是樂視網董事長賈躍亭,市值約361.29億元。其次是東方財富董事長其實,為189.72億元。同花順董事長易崢、爾康制藥董事長帥放文和智飛生物董事長蔣仁生等也都位居A股董事長持股市值前十。

深交所表示,創業板所代表的新興產業、高科技產業與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大方向相契合。同時,創業板績優公司業績增長迅猛,有力支撐了股價上漲。

挑戰

去年創業板業績靠“買”來?

深交所表示,創業板公司平均收入規模已由2009年的3.05億元增長至2015年的11.0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3.9%﹔2015年平均淨利潤達1.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2.9%。而並購重組提升了上市公司規模和盈利能力,外延式的快速擴張推動了股價上漲。截至2016年9月末,已公布方案的並購重組有378單,平均交易金額8.66億元。

招商証券分析師王稹表示,最近幾年創業板公司通過大量的並購實現資產業績膨脹。其中,2014年和2015年完成的並購項目,被收購對象利潤貢獻增量達到52.1億元,佔創業板2015年淨利潤增量比例60%。如果加同花順和東方財富的利潤增量,合計佔創業板利潤增量的近90%,“可以不夸張地說,2015年的創業板業績主要是靠資本市場‘買’來的。”王稹直言。

但年內已有202家公司並購重組失敗,不排除未來並購業績出現拐點的可能。而今年以來,滬指跌約12%,創業板跌近20%。

(責編:李棟、李海霞)

相關專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