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入市”在即 專家建議初期炒股比例不應太高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北京10月27日電 (李海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入市正式已進入倒計時。25日,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對外宣布,目前部分省份已經形成了委托投資計劃,下一步將組織第一批委托省份與社保基金會簽訂合同,並公告第一批養老基金管理機構。
2015年8月23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簡稱《管理辦法》)已出台。經過一年籌備,養老金“入市”已基本就緒。
兩省已有試點 首批預計簽約3000億元左右
事實上,早在《管理辦法》出台之前,廣東和山東部分養老保險基金就已經取道社保基金“曲線入市”。
此前廣東和山東已經先行開展養老基金入市試點,兩省各拿出1000億元委托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進行投資運營。其中,山東首批托管隻有100億元,后來追加至500億元。
“從前期投資運營情況來看,廣東1000億養老基金從2012年開始投資運營,兩年收益率超過6%。”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証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人民金融專訪時說。
在董登新看來,《管理辦法》出台后,第一批委托投資省份不會太多,估計委托總規模在2000億至3000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地方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國帳面結余3.1萬億元。董登新說,“主要分散在2000多個統籌單位,要想統一歸集到省政府手中,有較大難度和阻力。”
董登新介紹,截止2015年底,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余過千億的省份隻有廣東、江蘇、浙江、山東、上海、北京、四川7省。“除廣東省外,其他6省委托投資規模均不會超過500億元,如此算來,首批簽約規模大概3000億左右。”
股票類投資不超30% 專家稱首批不應過高
《管理辦法》規定,養老保險基金限於境內投資。特別受人關注的是,養老金可以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等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養老基金資產淨值的30%。
參考此前社會保障基金的入市配置風格,市場人士認為,養老金入市配置將更加保守。
在董登新看來,養老基金入市將以流動性和安全性作為首要目標。“同時,由於養老金帳面結余中有相當規模是當年和次年的備付金,不能被長期投資所佔用。”他表示,在投資標的上,養老金入市的初期應該是以固定收益証券投資為主。
盡管《管理辦法》中提到股票類投資比例不超30%,董登新認為,比例最初可以控制在10%,將來慢慢放開。
李忠也曾就養老金入市多次作出說明。他表示,進入股市的規模不是政府直接操作的,而是由授權受托的市場機構來運作,也不可能很快達到投資比例的上限。
同時,《辦法》也規定,根據金融市場變化和投資運營情況,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適時報請國務院對養老基金投資范圍和比例進行調整。
哪些人群將受到影響?
華泰証券認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管理可能會成為國家層面對經濟或市場調控的工具,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入市風格可能代表了國家層面的發展方向,必然對所屬領域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養老金“入市”,將會帶來哪些影響?李忠在發布會上表示,“總之,我們會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老百姓的養命錢真正得到保值增值。”
在董登新看來,地方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將會作為一個重要機構投資者進入資本市場,對於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和一定的增量基金的供給有重要作用和影響。“不管初期規模多大,但是對股市都會構成一個信心的支撐,意味著我們有一個全新的機構投資者的入市。”
然而,董登新也表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跟個人的賬戶沒有太直接的影響。“因為我們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主要是用來現收現付,和私人產權沒有直接關聯。但是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入市來看會提供更多保值增值的機會,對於整個養老金的支付來講,能提高支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多基金儲蓄。”
從托管者角度,托管有佣金和管理費,增加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方面的收益來源,地方基本養老金的入市將會進一步壯大基金托管、養老金托管的隊伍,為金融中介帶來獲利機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