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報披露進入尾聲,近日來達意隆、深圳惠程(002168)等多家公司紛紛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上市公司實控人發生變更是小散希望看到的,因為這樣意味著有炒作的潛力,但是對於上市公司未來的發展來說卻是把雙刃劍,大概率說明公司業績不佳甚至出現虧損,實際控制人或者公司創始人想著拿錢走人,把殼轉讓。
26家上市公司變更實控人
2016年4月7日,深圳惠程接到實際控制人何平和任金生的《確認函》,何平和任金生擬將其持有公司的全部股份8674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1.1058%)通過協議轉讓方式轉讓給中馳極速。如上述協議最終履行完畢,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中馳極速的實際控制人汪超涌和李亦非(雙方為夫妻關系),同日凱恩股份(002012)和達意隆也同時發布實控人變更公告。對此,有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決定了上市公司的經營大方向,而實際控制人的變更也意味著公司未來的經營策略大概率發生變化。
對於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的定義,《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中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擁有上市公司控制權:持上市公司股份50%以上的控股股東﹔可以實際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超過30%的投資者﹔通過實際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能夠決定公司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選任的投資者,這一類實際控制人持股數不需要太多,而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往往更多發生在第三種情形上。
據北京商報記者從滬深交易所已發布公告中統計,今年以來滬深兩市共有約26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的公告,深交所18家,上交所8家,其中主要的變更形式還是公司控股股東將持股股權協議轉讓給其他人,從而引起了實際控制人的變更。
民營企業更容易易主
從26家變更實際控制人的上市公司中可以看到,深交所公司佔到了七成,表現出民營的上市公司佔大多數,而國企上市公司中則顯得比較少,同時以中小板上市公司為主的實際控制人生變企業中則主要以實際控制人賣股走人的現象為典型。
4月6日,凱恩股份控股股東凱恩集團股東王白浪和科浪能源與蘇州恆譽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協議約定蘇州恆譽受讓王白浪和浙江科浪能源持有的凱恩集團90%股權,而凱恩股份的實際控制人也將變更為蔡陽。
同日達意隆接到控股股東張頌明通知,其已於4月6日與樂豐投資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其持有的達意隆222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1.37%)至樂豐投資公司,通過本次股份轉讓,杜力和張巍成為公司新的實際控制人。
而從2015年變更實際控制人的公司中可以看出,容易變更實際控制人的企業仍舊以民營企業為主,因為民企實際控制人對資金的需求更迫切,不像國企的實際控制人,不需要為錢擔心。
業績下滑成離開主因
而從很多控股股東協議轉讓股份的上市公司業績能發現,大部分公司是因為經營業績難有起色,最終實際控制人選擇賣掉公司。
比如凱恩股份就是在2011年實現1.18億元淨利潤高點后一直萎靡不振,而達意隆則在2015年扣非后虧損2923萬元,同時前幾年的業績也並不好看﹔深圳惠程則是在2014年出現巨虧后,2015年微盈,業績不佳,3家公司實際控制人都選擇了轉讓股權走人。
隨著2015年年報披露收官的到來,在業績出現大幅下滑並且難有轉機下,現在或許已經出現很多謀劃著怎樣可以把自己股權賣一個好價錢走人的民企實控人。不過,除了上市公司本身業績下滑導致實際控制人蒙生退意外,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了公司主營發展以及資金的需要引進戰略投資者最終導致實際控制人的變化也是其中一種原因,但是一般這種情況下,公司創始人都會留在公司中擔任職位,公司主營也不會出現大的變化。
公司創始人多為錢走人
A股設立20多年來,那些很早上市的公司中有不少出現了主營變更,而很多公司當初的創始人在完成企業上市后就一門心思地想著怎樣使得股權升值套現,而做大做強企業的雄心壯志則消失殆盡。
有的上市公司創始人將股權以“半賣半借”的形式交出了公司控制權,比如宇順電子(002289)創始人魏連速就是先將3.49%的宇順電子股權轉讓給了中植融雲,同時又將剩余的10.48%股權表決權交由中植融雲行使,公司實際控制人由此也由魏連速變為解直錕。
曾經的奧馬冰箱也是中國對外冰箱出口品牌的佼佼者,而當時奧馬電器(002668)的創始人蔡拾貳帶領科龍電器骨干開拓奧馬冰箱也被奉為一段傳奇。2015年10月,奧馬電器公布股權轉讓方案,曾任京東副總裁的趙國棟以12.13億元受讓奧馬電器原股東蔡拾貳等8名股東轉讓的3370萬股股份,從而以20.38%的股權佔比成為第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蔡拾貳等原股東獲得12.13億元現金后讓出了奧馬電器控制權,離開了自己一手創立的奧馬品牌。而新東家則要將奧馬電器向互聯網金融轉型,奧馬電器未來是繼續賣冰箱還是轉型金融則未可知。
福建泉州曾經著名的鞋企泰亞股份在公司上市四年后,公司創始人林鬆柏就開始計劃著把泰亞股份這個殼資源賣出去然后大賺一筆,在經歷幾次失敗后,泰亞股份最終敲定讓愷英網絡(002517)借殼,泰亞股份的鞋業資產置出后,林鬆柏雖然還會繼續賣鞋子,但是在登陸資本市場后的那四年,林鬆柏並沒有抓住機會壯大這個品牌,反而只是一心想賣殼獲利。
目前A股中很多上市公司已經找不到此前公司創始人的身影,那些曾經上市前勾畫的藍圖最終隻留在了招股書和年報中。
案值低公安不管 取証難保險沒轍 車險騙保難題誰解? 金艷繪(人民視覺)
最近,不少私家車主們發現,隨著商業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推進,續保車輛的費率浮動幅度比以前更大了。這種情況下,有個小剮蹭,是動用保險理賠,還是自己承擔損失以求來年有費率優惠?不少車主猶豫不決。…【詳細】
人民幣匯率盤中大幅波動 央行譴責不實消息誤導輿論 人民網北京7月1日電 (章斐然)30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近日,少數媒體連續發布有關人民幣匯率的不實消息,在關鍵時點誤導輿論,擾亂外匯市場正常運行秩序,客觀上助長了一些市場投機力量做空人民幣。“我們對這種違背新聞職…【詳細】
辟謠回擊外媒匯率虛假報道 監管層勸人民幣投機者收手 北京商報訊(記者 崔啟斌 程維妙)英國脫歐加上外媒虛假報道的推波助瀾,使人民幣匯率連坐“過山車”。為此,監管層三天內兩度化身“謠言粉碎機”,打擊做空人民幣的投機勢力。 昨日下午,有外媒報道稱,我國央行願意讓人民幣匯率在今年降至1…【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