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港交所上市新股破發率超三成
巨匠建設逆市上漲近3月漲幅超200%
■本報記者 楊 萌
從2015年6月份開始的熊市以來,港股一直走在A股前面,無論是下跌還是反彈,都要比A股早那麼一點點﹔4月開始后,港股率先陷入了縮量調整,4月6日成交跌到不足600億元,恆生指數已經跌破美聯儲“放鴿子”之前的位置,一度逼近20000點關口,匯豐控股甚至創出近幾年以來的歷史新低。受此影響,今年以來在港交所上市的次新股,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與A股市場中次新股一片火熱,中簽率頗低相比,港股中的次新股要慘淡得多。截至4月6日,據《証券日報》記者通過Wind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在港交所上市的20隻次新股中,已有7隻破發,數量已超過三成。
以浙商銀行、天津銀行為例。雖然兩家銀行在上市當日收盤價均與發行價持平,但在盤中還是一度跌破發行價。而在次日收盤即雙雙出現破發,浙商銀行的發行價為3.96港元/股,上市后次日收盤報收於3.93港元,較發行價下跌0.03港元/股,4月6日報收於3.93港元/股﹔天津銀行的發行價為7.30港元/股,上市后次日收盤價格為7.38港元,4月6日報收於7.33港元/股。
其余5隻破發股分別為國微技術、興科蓉醫藥、香港醫思醫療集團、融眾金融和年年卡。雖然,股價下跌幅度不高,但上述7隻港股次新股均已破發。
因此,與A股打新穩賺不賠相比,港股次新股破發的比例並不小,分析人士提及,有時候打新中簽虧損會很大,而由於沒有漲跌幅限制,港股次新股如果遇上資金炒作,漲幅會更大,如正利控股首日上市漲幅便超過6倍,因此在港股市場打新需要謹慎得多。
不過,需要看到的是,除破發的次新股外,港股上市公司中也有漲勢不錯的次新股。巨匠建設今年1月12日上市,近三個月時間中,累計漲幅高達268.9%。
另據巨匠建設配發結果顯示,該股以招股價中間價1.35港元定價,募資淨額達1.68億港元,其中六成半會用於新建筑項目,兩成用於償還貸款,其余會用作投資新設備及一般用途。
案值低公安不管 取証難保險沒轍 車險騙保難題誰解? 金艷繪(人民視覺)
最近,不少私家車主們發現,隨著商業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推進,續保車輛的費率浮動幅度比以前更大了。這種情況下,有個小剮蹭,是動用保險理賠,還是自己承擔損失以求來年有費率優惠?不少車主猶豫不決。…【詳細】
人民幣匯率盤中大幅波動 央行譴責不實消息誤導輿論 人民網北京7月1日電 (章斐然)30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近日,少數媒體連續發布有關人民幣匯率的不實消息,在關鍵時點誤導輿論,擾亂外匯市場正常運行秩序,客觀上助長了一些市場投機力量做空人民幣。“我們對這種違背新聞職…【詳細】
辟謠回擊外媒匯率虛假報道 監管層勸人民幣投機者收手 北京商報訊(記者 崔啟斌 程維妙)英國脫歐加上外媒虛假報道的推波助瀾,使人民幣匯率連坐“過山車”。為此,監管層三天內兩度化身“謠言粉碎機”,打擊做空人民幣的投機勢力。 昨日下午,有外媒報道稱,我國央行願意讓人民幣匯率在今年降至1…【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