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回歸系列報道之三

中概股扎堆回歸A股為哪般

2016年01月29日07:00  來源:人民網-股票頻道
 

人民網北京1月28日電 (田原)去年以來,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開始扎堆謀求回歸A股市場,截至2015年底,超過30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企業宣布私有化進程,這一數據超過了過去4年的總和。另一方面,中國企業赴美IPO的步伐明顯放緩,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數量僅為2014年的一半左右,中概股“回家”潮流來勢洶涌。

中概股為何扎堆“回家”

從已經在A股市場掀起大浪的暴風科技、分眾傳媒等回歸概念股,到前期宣布收到近百億美元私有化要約的奇虎360,這些中概股,從管理者層面來說,“回家”意願就較為強烈,究其原因,或與這些公司行業定位有關。

老虎証券分析師王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相當多數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由於美國投資者對其了解較少,市值被低估,導致融資能力不高,處境尷尬。

據分析,類似於阿裡巴巴、京東這樣的行業領頭企業,知名度高,本身的融資和再融資能力都很強,對於他們來說,回歸A股的意願不強。而另一些企業,在行業細分領域並沒有達到領頭羊的位置,在美國市場認知度和認同感都不高,市值普遍較低。

例如,世紀互聯在美國股市市值約為18.22億美元,A股市場的鵬博士市值約為620.8億人民幣,約合100億美元。比較來看,兩者業務相似,甚至前者的規模更大,但市值卻相差甚遠。因而出於對公司本身業務發展的考慮,回歸A股勢在必行。

除估值原因外,有一些計劃回歸A股的公司是受政策影響。隨著A股市場的逐漸成熟,相關政策法律的落地,許多在美國市值被低估、被邊緣化、融資能力不強的公司看到希望,加快回歸步伐。

短期內或將帶來私有化紅利

短期內,如此多家中概股密集開啟“回家”之路,對A股市場將會產生什麼影響?

暴風科技作為回歸中概股的代表,在2015年的資本市場著實掀起了一波巨浪。暴風科技挂牌后,上演了連續28天一字漲停的表現,全年124個交易日,55個交易日漲停,股價最高沖上300元大關。如此“瘋狂”的表現,也刺激了更多中概股下定決心回歸A股。

王珊認為,一般來說,中概股私有化消息公布后,相關利好標的會出現短時暴漲,如若全面地從行業、公司動向、回歸時間等各方面綜合考慮,投資者將會獲得可觀收益。

總體來說,中概股回歸后能否獲得高溢價,主要還是看其自身造血能力如何,一方面要看經歷了國際市場的歷練后,公司能否在資源、管理、技術、產品、市場和戰略上有所創新,給A股投資者帶來真正的價值增長的空間﹔另一方面,中概股私有化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而A股市場也正在不斷的發展完善中,整體估值水平不斷下降,回歸的公司自身也將面臨調整和挑戰。

(責編:田原、呂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