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金融>>股票頻道

  

人民時評:互聯網金融需要完善監管

賈壯

2015年12月31日08: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無論業態如何花樣翻新,互聯網金融都沒有改變金融行業經營風險和管理信用的本質,要和其他金融業態一樣,接受相關部門的嚴格監管

  

  在北京某寫字樓內,一對年邁的夫婦無助地哭泣,樓內曾紅極一時的所謂互聯網金融公司已經人去樓空……近來的媒體報道中,類似的互聯網金融詐騙案例並不罕見。在網絡借貸(P2P)、養老投資、貴金屬交易、外匯期貨等領域,非法集資案件頻發,給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對社會秩序產生一定影響,甚至沖擊著“不發生區域性和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必須及時採取嚴厲措施加以整治。

  互聯網金融是近年來在金融領域出現的一種新業態,對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務發揮了積極作用,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也為其創造了相對寬鬆的發展環境。但鼓勵創新的開放態度,卻被某些不法分子當成撈取不義之財的機會,一些非法集資行為戴著“普惠金融”的帽子,披著“金融創新”的外衣,通過龐大的線下營銷隊伍搞地毯式推廣,部分行為與傳銷無異。一旦資金鏈斷裂,隨之而來的便是卷款跑路,投資者血本無歸,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一個地區的社會穩定。

  互聯網金融領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著復雜的經濟和社會原因。首先是老百姓手中的閑錢缺乏足夠多的投資渠道,各種互聯網金融產品“高收益、低風險”的宣傳正好契合這種需求,加上部分媒體有意無意的“增信”,缺乏辨識能力的投資者容易上當。其次是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和個人的融資需求得不到滿足,互聯網公司的高效便捷正好填補了空白。最重要的是,作為一種新業態,互聯網金融尚處於監管真空狀態,監管責任主體不清晰、監管體制不健全和監管規則不完善等問題比較嚴重。

  頻繁發生的互聯網金融公司風險事件,是很好的風險警示案例。面對魚龍混雜的互聯網金融產品,投資者首先要學會保護好自己。“你看中的是別人給的收益,別人惦記的卻是你的本金”,這句話生動地揭示了高收益產品背后隱藏的陷阱。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是金融行業顛扑不破的道理,“保本保收益”和“剛性兌付”的承諾萬不可輕信,動輒超過20%的年化收益率,很可能是鏡中月和水中花,看似美麗動人,難免一場空歡喜。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規范各類融資行為,抓緊開展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非法集資蔓延勢頭,加強風險監測預警,妥善處理風險案件”。金融監管是國家以經濟管理的名義對市場進行干預,防止公眾利益受到損害是基本底線。無論業態如何花樣翻新,互聯網金融都沒有改變金融行業經營風險和管理信用的本質。隻要是金融行為,就會涉及經濟金融安全和廣大公眾的財產安全,因此,互聯網金融也要和其他金融業態一樣,接受相關部門的嚴格監管。

  與金融監管的技術相比,金融監管的主動和擔當更加重要。近日,多個部門聯合研究起草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意味著P2P行業的監管將逐漸完善,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同時,金融行業也需要反躬自省,正是那些得不到滿足的強烈投融資需求,給了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以生存的空間,這是未來提升服務的著力點,也是找尋利潤空間的突破口。既要有面面俱到的安全,也得有細致入微的服務,從而確保包括互聯網金融在內的整個金融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 人民日報 》( 2015年12月31日 05 版)

(責編:王千原雪、呂騫)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