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七大系舉牌各有偏好 總體以金融地產為主

2016年12月06日08:16  來源:和訊網
 
原標題:險資七大系舉牌各有偏好 總體以金融地產為主

  險資舉牌成2016年攪動A股市場的“興奮劑”。其中,七大保險系最為活躍,依次是恆大系、寶能系、安邦系、生命系、陽光保險系、國華人壽系、華夏人壽系。從公告頻率看,恆大系、寶能系、安邦系、生命系較搶眼。此外,不同派系險資對於舉牌行業各有偏好,但總體以金融、地產為主。

  險資偏愛藍籌股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各路舉牌方以保險機構、私募基金、PE為主。其中,險資舉牌活動尤為頻繁,在161家被舉牌的上市公司中,保險機構舉牌其中的49家,耗資超1800億元,並為二級市場帶來明顯的賺錢效應。其中,低估值、股息分紅高的藍籌股尤為險資看好。

  11月以來,安邦兩度舉牌中國建筑,拉動中國建筑股價一路飆升創下年內新高。11月25日,中國建筑公告稱,安邦資產通過“安邦資產-共贏3號集合資產管理產品”持有公司普通股30億股,佔公司普通股總股本的10%。從資金成本來看,安邦動用的增持資金超200億元。

  在豪買中國建筑后,安邦保險集團旗下安邦資產11月25日回復上交所問詢函稱,支持優秀藍籌公司又好又快發展,未來一年可能繼續增持中國建筑不低於1億股、不超過35億股的股份。

  不難發現,安邦在A股市場舉牌多集中在年底時期。2014年至2016年三年間,安邦通過買入增持觸及舉牌紅線的上市公司超10家。從安邦舉牌特點來看,安邦喜愛的多是“大而穩”的藍籌股,包括股息分紅高、估值低等特點。

  2013年12月,安邦舉牌招商銀行,2014年12月底,安邦將持股比例擴大至逾10%。截至目前,安邦共持有招行銀行27.05億股,佔比10.72%,市值約494億元﹔2014年底,安邦又挺進民生銀行,成第一大股東﹔同時,安邦通過安邦人壽和安邦財險,拿下金地集團第一大股東席位﹔2015年,安邦又在二級市場大舉掃貨,舉牌同仁堂、大商股份、歐亞集團、金風科技、金融街和萬科A等公司。2016年底,安邦舉牌最近名聲大噪的中國建筑。

  前海人壽則瞄准格力電器。11月30日晚間,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從11月17日到11月28日,前海人壽大量購入公司股票,持股比例由三季度末的0.99%上升到4.13%,持股排名由公司第六大股東上升到第三大股東。

  12月4日,前海人壽在回復深交所問詢函表示,截至12月2日下午收盤時,前海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在格力電器擁有權益的股份未達到或超過格力電器已發行股份的5%,目前公司並沒有參與格力電器日常經營管理的計劃。

  地產銀行獲青睞

  從被舉牌標的分布看,險資舉牌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商貿、地產、食品飲料等板塊﹔從險資舉牌資金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地產和銀行板塊。不同派系險資對於舉牌行業有所偏好,但總體以金融、地產為主。

  從目前已披露的公告看,七大保險系舉牌對象行業分布如下:恆大系主要在地產、建筑等領域﹔寶能系主要在地產、商貿、公用事業等領域﹔安邦系、生命系主要在地產、銀行、商貿等領域:國華人壽主要在地產、商貿等領域﹔陽光保險主要在食品飲料等領域﹔華夏人壽主要在銀行、非銀、食品飲料等領域。

  分析人士指出,地產行業領軍公司在風控和投資收益上相對穩定,在低利率背景下,資本市場上低估值的地產藍籌股因有穩定資金回報率和分紅,以及良好的現金流,自然成為險企投資目標。

  而險資青睞銀行股,首先是因銀行經營基本面穩定,具備不錯的分紅潛力,且股權分散。同時,保險機構舉牌銀行股也是想布局全牌照的金融集團,形成戰略互補。

  申萬宏源分析師王俊杰認為,商貿零售行業頻遭舉牌的原因是,行業內標的內在價值高於當前市值。國內上市零售公司多為各地龍頭企業,往往在城市的黃金地段擁有商業物業,且作為零售企業,對於上下游的佔款較多,現金流充裕。按照自有物業重估和現金流計算,行業內部分標的價值凸顯。(中國証券報)

(責編:張文婷、李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