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以來A股指數持續走高,保險板塊異軍突起,成為了A股走高的關鍵推手之一。分析認為,國債收益率上行是重要催化劑。保險板塊之前經歷了“常態”性低估,對長期投資收益率的悲觀預期是壓制板塊估值的最主要原因。近期國債收益率的逐步抬升,引發市場開始修正之前的悲觀預期。有機構預計,中長期來看,保險板塊仍有30%以上的增長空間。
保險板塊異動得益於基本面改善
上周保險板塊連續多個交易日實現較大漲幅。僅11月21日、22日兩天,中國人壽、中國平安(601318,股吧)、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累計上漲13.58%、3.17%、2.56%和8.01%,而同期上証指數僅上漲1.74%。
11月21日中國人壽曾在盤中一度觸及漲停板。當日不僅中國人壽表現搶眼,新華保險和中國平安同樣在盤中創下了年內股價新高。與A股市場相呼應,港股市場上的保險股也持續走高。
保險股的“爆發”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市場人士分析,近期保險板塊上行主要源於:一是利率上行改善固收投資收益率預期,緩解准備金補提壓力﹔二是股票市場反彈,帶動險企盈利提升﹔三是港股保險率先起航,A/H溢價整體下移,利好A股保險股反彈。
國債收益率的上行是保險板塊上漲的重要催化劑。從11月開始,全球范圍內國債收益率已開始抬頭。美國11月第二周開始,國債收益率從1.8%的躍升至2.3%左右,幅度達到27%﹔日本的國債收益率也在近期由負轉正,但趨勢相對溫和。而國內的債券收益率上升的時點與美國節奏幾乎一致。21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由10月21日2.657%的低位抬升至了2.892%。
“保險板塊之前經歷了常態性低估,對長期投資收益率的悲觀預期是壓制板塊估值的最主要原因。近期國債收益率的逐步抬升下,引發市場開始修正之前悲觀預期。”國信証券(002736,股吧)分析師陳福認為。
國債收益率與險資投資收益率有何關系?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國債收益率往往作為社會投資收益率的基准。研究顯示,參照美國、日本以及台灣的經驗,險資長期投資收益率高於10年期國債收益率2%—2.50%。同時,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可以減緩保險准備金的補提壓力,因此長端利率的預期回升是本次保險板塊行情的邏輯基礎。
另外,自2016年三季度以來,香港市場保險股早已提前大幅上漲。其中,中國平安H股、中國人壽的漲幅均超過20%,中國太保的漲幅也達到8%以上。
中國平安有補漲可能
展望后市,保險板塊能否延續這一態勢?國融証券投資顧問劉雲龍認為,整體來看,目前保險板塊在金融的三個板塊裡估值居中,成長空間最大,而且成長最為穩健,中長期來看還有30%以上的增長空間。也有分析師認為,本輪保險股的上漲是基本面變化帶來的跨年行情,而非博弈行情,其中的優質低估股中國平安更是值得重視。近期中國人壽漲幅最大,后續中國平安可能存在補漲行情。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中國平安A股漲幅僅1.27%,而港股市場上,中國平安H股甚至下跌了2.79%。相較於於中國人壽35倍PE,業績持續增長的中國平安PE僅10倍左右,其低估值情形尤其值得后市關注。
不過,國信証券也指出,國債收益率提升並不足以解釋保險板塊的漲幅,而更應該從之前悲觀預期的修復空間來解釋,但國債收益率未來可持續的上升空間,仍存在不確定性。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場內大資金正在涌入業績穩定的估值窪地,尤其是估值處於低位的保險股,自然成為資金捧場的熱門。但是從實際情況看,能真正享受到估值修復“紅利”的保險股恐怕還是隻能是大險企。
央行副行長易綱: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仍表現出強勢 ●從數據看,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仍表現出穩定強勢貨幣特征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有所貶值,但幅度較大多數非美貨幣相對較小 ●從長周期看,人民幣表現出穩中有升的態勢 ●近期中國外匯儲備有所下降,但仍高居全球首位,是十…【詳細】
報告顯示:職工對商業保險和老齡化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人民網北京11月24日電(張文婷)長期以來,職工福利保障被當做是正常薪資以外的“增值項”,那麼目前我國企業員工福利保障處於什麼水平呢?他們又比較看重哪些福利保障呢?23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聯合各研究中心發布2016年中國職工福利保障指數報告…【詳細】
信托業協會3季報:行業資產規模跨入“18萬億時代” 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 (朱一梵)11月23日,信托業協會發布《2016年3季度中國信托業發展評析》,全文如下: 2016年3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7%,經濟穩定態勢持續,發展提質增效,積極因素正在累積,經濟保持平穩增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