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和我國市場的利率環境在過去一段時間內都表現出極其復雜的特性,由於壽險業務自身的長期屬性和我國壽險業的發展不成熟、粗放經營、盈利模式單一等問題,使得整體行業對利率環境變化尤其敏感。
近期,保監會副主席黃宏在出席中國壽險業十月前海峰會時表示:“雖然低利率會給人身保險業發展帶來巨大壓力,但我國人身保險業仍然處在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人身保險業對低利率要充分認識、系統謀劃、及早應對。”
壽險公司面臨雙重挑戰
在當前復雜利率環境下,公司的資產和負債端同時受到擠壓,這給我國壽險業傳統的以利差為主導的贏利模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受訪公司分析師指出,利率下行對於壽險公司負債端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存量業務和增量業務兩方面。對於存量業務,低利率環境直接導致負債上升,利潤和償付能力全面承壓,同時,利率變化投射在負債端的滯后性會導致經營決策困難。從會計利潤的角度看,比如傳統險產品和萬能險產品的非賬戶價值部分,因為公司現採用750天移動平均國債收益率作為折現率,利率下降時會引發准備金折現率下降,進而使得准備金負債上升。就償付能力來說,負債端對於利率環境變化的時滯會傳導給公司整體財務結果,這將為管理決策帶來很大挑戰。增量業務有望成為壽險公司盤活存量業務的有力武器,關鍵取決於公司如何判斷利率變化的期限以及採取何種應對戰略。壽險行業存在逆周期性,利率下行時,因為保險產品回報降低存在滯后性,所以較其他金融產品更具競爭優勢。然而,這種優勢可能會將公司置於兩難境地。如果公司判斷利率周期性較強,則可堅持產品原有定價水平,通過犧牲部分利潤來贏取未來更大利潤空間和市場規模,實現“彎道超車”的戰略目的。若公司認為利率下行具有持續性,則可採取下調定價以降低負債成本的保守策略,否則可能給公司帶來極大負擔甚至形成利損差。
考慮到資產端,利率下行會使公司在絕對收益率、資產配置以及投資風險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投資收益率將面臨雙重壓力,一方面,現有資產到期時的再投資遭遇下行市場環境,過去容易獲得高收益、低風險的項目變成稀缺資源。另一方面,對於現有期交業務續期保費帶來的資金,在低利率環境中,公司較難找到適合的資產以實現在過去高利率環境下給予客戶的收益承諾。此外,在固定收益類資產市值存在下降可能性期間,無論是加大權益類資產,還是非標類資產的配置,公司很可能是在通過增加相應的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敞口以求維持收益率水平的相對穩定。
挑戰催生先進營管模式
即使目前,市場受低利率走勢影響,但壽險公司正積極調整經營戰略布局,在監管力度的強化下,我國壽險業有望平穩高效地在逆境中獲取更大發展空間。
談及企業的發展戰略,泰康人壽致力於把險資運用在對上下游產業鏈的布局中,覆蓋醫養等領域。泰康總裁劉經綸認為,醫養產業對投資者來說具有投資周期性長、時間回報利率低,但長期穩定的性質。一般壽險的長期負債久期在10-15年以上,長期資金需要找到對應的資產,實現在資產配置上的回報。9年前,泰康決定進軍醫養產業,這種把金融保險服務和實體需求相結合的產業模式,不僅可以抵御利率下行帶來的風險,更是一種金融創新。
平安人壽則一直秉承價值經營策略。平安人壽總經理趙福俊介紹,在落實“保險姓保”理念,優化產品結構方面,公司能夠深挖消費者的保險需求,提供豐富的健康養老等保障型產品。比如“平安RUN”讓客戶在得到產品保障的同時,可有效對其實施健康管理。在投資方面,堅持長期價值投資理念。根據資產的風險收益,優化大類資產的配置。在大類資產的優化方面,以固定資產加大對久期較長、風險收益較穩定的債券品種的匹配。非標資產方面注重不動產和PPP項目。權益類資產以價值、財務投資為主。豐富產品的品種和地域,加大了海外的配比,更關注港股、海外私募股權、債權、不動產等機會,同時加強投資風險的管控。
雖然出於收益訴求壽險公司需要出售長期分紅產品,但香港特區政府全面加強了對投保人利益的保障。在2015年發布的有關非投資相連壽險產品(包括分紅壽險、萬能險)的指引中,就提出保險公司一定要有合理的基礎及合理的機率來推算非保証回報率,並同時演示投資情況較樂觀及較悲觀的推算,讓投保人了解因投資環境的變化所產生的回報差異。香港特區政府保險監理處專員梁志仁指出,“自2017年1月1日開始我們要求保險公司通過其網站公開分紅產品的非保証紅利的實現率,還有萬能險過往的派息率。”
復雜利率風險應對有策
面對有可能持續較長時間的低利率走勢,業內人士普遍表示,壽險行業需要全面加快推進盈利模式、資產負債管理以及保險產品的轉型升級,從而在挑戰中尋求全行業的提質增效。
首先,要堅持貫徹“保險姓保”理念,優化盈利模式,擺脫過去對利差收益的過度依賴,積極提升死病差收益佔比,同時減少費差損現象,逐步從過去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式經營轉變。
其次,要通過持續優化產品結構、降低負債成本和管控產品風險來落實產品供給側改革。公司應豐富現有產品體系,提升產品分散度。在滿足客戶對於不同類型保險產品需求的同時,引導客戶回歸保險保障的本質,同時企業要在業務規模和風控之間尋找合適的平衡點。
再次,壽險公司可充分利用長期壽險資金的跨周期性,實現不同投資周期下穩健運營的根本性保証。針對不同的資產配置,公司應最大程度平衡收益與風險訴求。此外,壽險公司可開辟新的投資渠道,例如適當增加境外中長期投資力度,在服務“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同時,達到收益率提升和風險分散的雙重目的。在這一過程中,監管機構可考慮在投資限制上為險資的靈活運用適當鬆綁。
最后,在資產負債聯動管理上,壽險公司要強化管理理念、動態調整管理策略以及實現適當有效的錯配。在復雜利率環境中,公司應該在戰略層面設定合理的風險容忍度和風險偏好,通過資產與負債的合理錯配,在無風險利率的基礎上賺取一定程度的流動性溢價和風險溢價。
上市銀行三季報出爐 不良貸款率攀升勢頭減緩 人民網北京11月2日電(薛白 實習生 余卓然)隨著10月30日最后四家銀行的財報出爐,今年21家在A股上市的銀行三季報正式收官。數據顯示,上市銀行今年三季度的不良貸款率與去年同期相比,除南京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同比下降0.08%外,其余銀行都呈…【詳細】
11月1日起第四套人民幣菊花一角將隻收不付 成收藏熱門(圖) (網絡配圖) 人民網北京11月1日電(薛白)據某國有銀行內部人士透露,近日接央行通知,11月1日起,第四套人民幣1角硬幣(即菊花1角)將隻收不付,新收及庫存第四套人民幣1角硬幣一律作為殘損人民幣單獨交存人民銀行發行庫。據了解,各銀行網點…【詳細】
他山之石:“目標日期基金”或有助養老金第三支柱普及 隨著養老金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入市的消息落地,對於構建“三支柱”養老金體系、加快第二、第三支柱建設的討論也愈加熱烈。美國富達投資高級研究顧問鄭任遠在分享美國養老金體系建設的歷史經驗時提出,適當的體系設計對於養老金體系的參與度和普及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