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青睞藍籌股 后續策略料“以退為進”

2016年10月31日08:37  來源:中國証券報
 
原標題:險資青睞藍籌股 后續策略料“以退為進”

10月,保險機構對上市公司調研集中在制造業相關個股上,部分公司受到多路險資關注。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市場震蕩形勢可能延續,險資調研青睞具有題材價值和業績向好預期的上市公司,但在具體操作上仍然會以績優藍籌股為主,並綜合考慮個別標的的成長性來進行選擇。上市公司近期披露的三季報顯示,114隻保險資金賬戶對上市公司採取了增持操作,393隻賬戶新進上市公司股份,險資對制造、金融、醫藥、地產等板塊的偏好明顯。進入四季度,保險資金在權益類市場再度相機而動。

險資調研偏好制造類標的

10月,保險機構對於上市公司繼續維持一定的調研熱度,科技類相關上市公司成為贏家。47家接受調研的上市公司中,至少30家為以制造業為主業的公司,范圍涵蓋輕重工業。余下公司主業則包括房地產、醫藥、旅游、零售、傳媒等。

某保險機構調研人士表示,目前市場震蕩形勢可能延續,在調研過程中,具有題材價值和業績向好預期的上市公司可能受到保險機構的青睞,但在具體新進或增持操作方面,險資仍然會以績優藍籌股為主,並綜合考慮個別標的的成長性來進行選擇。雖然權益類市場出現介入機會,但險資投資仍然需要有所克制。

中國証券報記者從中國人壽內部人士處獲悉,中國人壽資產配置結構方面,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約為18.65%,其中股票佔5.5%,基金佔6.2%,金融產品佔3.6%,其他金融產品佔3.1%,房地產投資0.05%。未來會關注股市的結構性變化,適時進行投入。

東吳証券(601555,股吧)分析師丁文韜認為,在當前低利率環境下,高收益固收類資產缺乏,而保險負債端的資金成本尚未開始顯著下降,保險公司資產配置壓力巨大,中小保險面臨利差損風險,大保險面臨再投資風險。長期來看,險資繼續提升權益類資產(包括H股)和商業地產仍是大趨勢。

三季報展露險資動向

截至10月28日披露的上市公司三季報信息顯示,保險資金成為916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資金來源包括傳統保險產品、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等賬戶及委托基金公司管理賬戶。不止一家保險公司增持或新進了老百姓、中原環保、旗濱集團、開灤股份、廣電網絡等個股。

持倉變動方面,114隻保險資金賬戶對上市公司採取了增持操作。393隻保險資金賬戶新進上市公司股份。126隻險資賬戶在統計期內進行了減持操作。前海人壽減持了超過4億股南玻A股份。中國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太平洋等金融板塊個股遭華夏人壽、中再集團、天安人壽、天安財險、中國人壽、前海人壽等保險公司的賬戶減持。

盡管部分金融股被大舉減持,但多路保險資金仍然對銀行等標的寵愛有加。“安邦系”各機構對民生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持股數量保持不變的基礎上,和諧健康險萬能險賬戶增持了建設銀行13127.56萬股。此外,華夏人壽萬能險賬戶增持申萬宏源48.17萬股和中國平安2502.91萬股,前海人壽增持太平洋1480.95萬股,天安財險也如前述大筆增持了中國太保。

從板塊來看,藍籌股成為保險資金關注的重點,制造、金融、醫藥、地產等板塊的部分標的見証了險資在三季度大舉進出。市場分析人士指出,三季度A股在震蕩過程中緩步上探,為保險資金調倉換股和緩步入場創造了機會。考慮到第四季度是傳統意義上保險資金增持股份甚至舉牌的時間窗口,險資或將有更多的動作。

出擊A股料“以退為進”

險資是否會重蹈以往的“套路”,在四季度大舉吸納A股籌碼,成為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陽光保險打破下半年沉寂舉牌伊利股份后,國華人壽也再度出手,而恆大人壽的做法也成為險資動向的新注解。

保險資管人士表示,保險公司增持股份的情況增多,一方面與提前“埋伏”所看好的標的,為下一階段鎖定可獲利的基本倉位有關,另一方面則是出於以權益類投資風險作為代價,優化大類資產配置的考慮。在A股上行試探壓力位的過程中,多數保險資金料將採取“以退為進”的策略,板塊分布上適當提高集中度,重點圍獵制造、消費以及防御板塊相關個股,倉位上密切關注舉牌線等關鍵點,避免財務投資和戰略持股混淆界限引發風險。

平安資管資產解決方案部總經理張雨萌對中國証券報記者表示,從技術層面看,當前資產配置策略會重點關注戰術資產配置,即短期的擇時策略。雖然擇時操作難度較大,但如果有足夠的投研能力在短期內進行擇時,可以很好把握住一些大的趨勢性機會。

不願具名的保險資管人士表示,出於風險分散和自有資金體量的考慮,短期內不會在A股市場舉牌,但是也對險資舉牌的行為表示理解,“不同保險公司在投資方面的訴求不同,持股集中度上就會表現出差異,舉牌行為如果依法依規且是善意投資的目的,就不必過度解讀和指責。”

太平資管市場總監李冠瑩認為,目前市場上優質資產稀缺,並且保險資管機構的風險偏好更為謹慎,對資產要求更為嚴格,所以可選擇的標的范圍會顯得更窄。在這種趨勢下,保險資管不僅需要進一步加強自身的投研能力和風險管控能力建設,同時也要對資產配置策略進行適當調整,例如加大非標類資產的配置,投資一些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PPP項目、產業基金等。另外,股權投資也是險資重點考慮的方向之一,例如國企改革,以及醫療、養老、健康等能與保險上下游產業鏈產生協同效應的投資機會。(記者 李超)

(責編:張文婷、李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