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大險企充足的人員配置、覆蓋全國的營業網點等優勢帶來的市場高佔比,一直以來,中小險企在車險市場上的份額少得可憐,尤其在商業車險費改實施后,這一情況更加惡化。為了迎戰車險市場化、爭取更多的話語權,中小財險公司開始採取迂回戰術,整合行業資源,欲建統一查勘平台,抱團迎戰。
醞釀統一查勘定損平台
一份在行業內流傳的《建立車險查勘服務平台的提案》顯示,本著自願參與發起原則,將在行業內搭建一個互助式的“車險查勘服務平台”。
不同於以往大公司牽頭、中小險企參與的做法,此次車險查勘平台針對中小險企和公估公司,由中小財險公司聯席會負責推動落實。中保協聯合有參與意願的財險公司和公估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平台籌備領導小組。
目前,該平台由於還處於征求意見階段,對於最終出資額度及比例的確定需要等到征求意見結束后,統計有多少家財險公司有出資意願,並根據平台建設預計需要多少資金來確定每家公司的出資額度。
有接近中保協的人士表示,車險理賠現場查勘是車險理賠流程中的核心環節,是查明事故真相、判斷事故責任、防范保險詐騙的有效途徑。然而我國車險理賠運行現狀不甚理想,“理賠難”現象比較突出,主要體現在現場勘查難、調查取証難、理賠控制難,其中人員配備不足是大多數險企面臨的首要難題。該平台的建立是針對各中小保險公司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現狀,建立共享式、互助式的查勘平台。
費改倒逼中小險企抱團取暖
隨著車險費改的深入,雖然車險整體經營形式一片大好,首批試點地區車險綜合成本率為94.18%,第二批試點地區車險綜合成本率為94.37%,都較試點前下降,分別下降2.09個百分點和2.26個百分點。
但不可否認的是,絕大多數中小財險公司卻如臨寒冬。在經營車險業務的48家非上市險企中,有44家保險公司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虧損,佔比超過90%,且車險承保合計虧損金額達到54億元。有保險公司在年報中直言,受車險費改因素影響,市場競爭加劇以及機構持續鋪設進度不如預期。
此外,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截至2015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79億輛,其中汽車駕駛人超過2.8億人。越來越多的車輛行駛在路上,導致交通事故也處於多發的狀態。加大了車險查勘員的定損工作量。
某險企理賠負責人表示,車險服務人員不足導致接到車險事故時無人可派、出險時間過長,投保用戶體驗差,而在其沒有駐點的偏遠地區,甚至無法開展業務。由於駐點的保險服務人員所負責區域出險時間和單數不確定,導致查勘員出現閑置,高昂的人力成本對運營也造成不小的負擔。統一協作,可以讓中小公司專注於強項的地方,集中精力做好,大幅度降低人力成本,擴大服務范圍。
服務標准不一 平台行之不易
雖然從表面上看,欲籌建的平台是應對各家公司勢單力薄,抱團取暖,整合行業資源,提高效率,但實際上,各家公司客戶服務的質量、風險控制、質量管理難以滿足等問題確實存在。
主要經營車險理賠公估的翱特信息中國大客戶總監羅揚表示,統一查勘平台本身的使用和搭建並不是技術難點,難點是對接很多中小公司,統一接口、統一技術模式,同時還要區分各家不同的個性化工時和工時費,以及各個公司能否真正開放自己的資料庫。如果不能完全技術對接,平台的穩定性和時效性以及准確度都有問題。
查勘平台對於查勘員的管理是採用公司的查勘隊伍借調還是完全獨立形式還不確定。而針對一部分查勘定損人員基本素質較差、理論知識匱乏、業務能力不足、實際工作技能偏低的情況,平台還需考慮有統一的培訓體系和績效考核標准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銀行高管創業記:普惠金融更須調動傳統金融機構力量 人民網北京7月18日電(章斐然)“我周圍的朋友知道我要辭職創業,都非常驚訝,在他們心目中我更像是一個職業經理人,而不是一個企業家。”大數金融創始人兼董事長柳博在7月11日,一個周一的早餐時間接受了人民金融的採訪。在此之前,他剛剛參加了五道口…【詳細】
低利率時代投資經:互聯網“存金生息”靠譜嗎? 最近,黃金價格一路上行,由此前的265元/克上升至日前290元/克左右,創近年來的新高,再度激起投資者購買黃金的熱情。除了傳統的投資渠道外,新興的互聯網黃金投資平台逐漸吸引了投資者關注。 不過,這些網上平台靠譜嗎?投資者要防范哪…【詳細】
中行原副行長:金融圈故意講晦澀話的可能是騙子 人民網北京7月15日電 “當下一些搞金融的喜歡把金融搞得特復雜,以顯得自己非常有學問,但其實晦澀無用,故意把金融搞復雜的人,恐怕都有騙子之嫌。”中國銀行原副行長張燕玲14日在“如何應對金融大變革”研討會暨《有趣的金融》新書發布會上如是說。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