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概念的興起,不少互聯網金融產品開始走俏市場,其中,打著“互助”旗號的“類保險”產品格外引人注目。由於監管空白,創新型互聯網金融產品正在對監管層發出挑戰。上周,保監會對夸克聯盟網絡平台推出的“夸克駕車風險互助計劃”進行了點名。對此,夸克聯盟表示,互助計劃不屬於保險,只是網絡公益互助平台。
>>監管
夸克聯盟無財務保障
據了解,保監會針對“相互保險”和“互助計劃”曾發出過兩次風險提示,第一次是在2015年4月的“關於有關人員涉嫌以籌建相互保險公司名義開展非法集資活動的風險提示”,第二次是在2015年10月的“關於‘互助計劃’等類保險活動的風險提示”。盡管針對的對象和性質有所不同,但都未直接點名。
而對於“夸克聯盟”,保監會相關負責人直言,去年以來,部分互聯網公司基於網絡平台推出“夸克聯盟”等互助計劃,主要集中在意外互助和重大疾病互助領域,近期又涉及所謂車輛風險。其推出的互助計劃大都採取收取小額費用,發生互助事件后再均攤互助資金的模式,互助額度存在不確定性。需要強調的是,這些互聯網公司不具備保險經營資質或保險中介經營資質,互助計劃也非保險產品。相關互助計劃沒有基於保險精算進行風險定價和費率厘定,沒有科學提取責任准備金,同時也沒有政府部門的嚴格監管,在財務穩定性和賠償給付能力方面沒有充分保証。
特別值得警惕的是,有的機構或個人打著“互助計劃”的幌子在微博、微信等互聯網平台惡意騙取公眾錢款,極易給消費者造成經濟損失。
>>夸克
並非保險已經整改
今年3月底,夸克聯盟在其“保保集微服務”的公眾號上推出了“夸克駕車風險互助計劃”的產品,隻需要支付9元,就可以成為會員,如果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在交強險和三責險賠付后,超額部分可享受最高80萬元車損和人傷保障額度。
保監會財險部相關負責人認為:“夸克駕車風險互助計劃”項目以“會員費”名義向社會公眾收取費用,承諾出險時對超出商業車險限額部分區分人傷和車損分別給予賠付30萬元和50萬元賠付,其承保、理賠活動基本符合商業保險特征。
記者在夸克聯盟的官網上注意到,“夸克駕車風險互助計劃”目前仍可繼續參與,截至記者發稿前,該計劃會員人數為41862人,互助金額達到489037元,互助事件暫時沒有。此外,在該網站上,隻需幾元錢還可以參與到多種互助計劃,其中涉及中青年大病、少兒大病、駕車風險、綜合意外互助等。
昨天,夸克聯盟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一再強調,公司所經營的業務是提供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用戶可利用這一服務在用戶之間相互共同約定,對發生特定事件的用戶共同提供資金進行互助。這種互助行為所體現的權利義務關系存在於全體用戶之間,而非存在於用戶與提供服務的平台之間。
上述負責人稱,已經關注到了保監會的提示信息,並對記者表示:“網絡互助是一種全新的互聯網創新模式,對這種模式的認可、理解,一定需要一個過程。根據保監會的說明,我們已經第一時間對網站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調整,避免用戶對網站的服務內容造成歧義。”
>>市場
互助與保險界限模糊
保監會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互助計劃的經營主體不具備保險經營資質,部分經營主體的持續經營能力和財務穩定狀況存在隱患,消費者可能面臨資金安全難以保証、承諾保障無法兌現、個人隱私泄露、糾紛爭議難以解決等風險。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有關規定,任何主體未經保監會批准不得以任何形式經營或變相經營保險業務。在開展相關業務活動和宣傳的過程中,不得使用保險術語,承諾責任保障,或與保險產品進行對比挂鉤﹔不得宣稱互助計劃及資金管理受到政府監管、具備保險經營資質﹔不得非法建立資金池。
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表示,保險本質就是人和人之間一種互助的機制,商業保險由保監會來監管毋庸置疑,現在的問題是“夸克聯盟”如何定位。“如果堅定做互助保險,可以通過合理合規的途徑申請互助保險拍照,這樣是最穩妥的方式,如果‘夸克聯盟’不想做互助保險,那麼所涉及內容一定要與保險有區別,同時要符合保監會規定,不能與保險做類比,產品中也絕對不能出現‘保險’等字眼。”
北京中高盛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濱表示,非保險公司的市場主體經營保險的行為是法律予以禁止的,這些沒有納入監管的商業行為對消費者而言,所繳費用是否能安全,發生事故后是否能及時理賠,都是風險。網絡互助計劃體現了很多互聯網公司在保險領域的商業沖動。“對於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監管政策有滯后是可以理解的,監管需要包容創新,創新產品應遵紀守法。”
>>發展
前景廣闊監管偏謹慎
事實上,受關注的不僅僅是“夸克聯盟”事件本身,還有相互保險互聯網商業模式中的“監管風險”。
據了解,互助保險形式作為“舶來品”,在國內還屬於新事物。目前國內已經有不少機構已宣布設立相互保險組織並向監管層申請牌照,影響較大的互助保險組織還有抗癌公社、e互助等,都是基於癌症等重大疾病的互助組織。不過,監管層目前的態度偏謹慎,市場對互助的模式還缺乏了解和信任。
蘇黎世財險董事、總經理於璐巍認為,相互保險組織能將低收入人群、高危人群納入保險保障的范疇,補足市場短板。對於保險公司而言,相互保險也能解決一大痛點,即業務獲得成本過高的問題,相互保險在業務成本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相互保險或是提升中國保險深度與密度的一個利器”。
京華時報記者牛穎惠
案值低公安不管 取証難保險沒轍 車險騙保難題誰解? 金艷繪(人民視覺)
最近,不少私家車主們發現,隨著商業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推進,續保車輛的費率浮動幅度比以前更大了。這種情況下,有個小剮蹭,是動用保險理賠,還是自己承擔損失以求來年有費率優惠?不少車主猶豫不決。…【詳細】
人民幣匯率盤中大幅波動 央行譴責不實消息誤導輿論 人民網北京7月1日電 (章斐然)30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近日,少數媒體連續發布有關人民幣匯率的不實消息,在關鍵時點誤導輿論,擾亂外匯市場正常運行秩序,客觀上助長了一些市場投機力量做空人民幣。“我們對這種違背新聞職…【詳細】
辟謠回擊外媒匯率虛假報道 監管層勸人民幣投機者收手 北京商報訊(記者 崔啟斌 程維妙)英國脫歐加上外媒虛假報道的推波助瀾,使人民幣匯率連坐“過山車”。為此,監管層三天內兩度化身“謠言粉碎機”,打擊做空人民幣的投機勢力。 昨日下午,有外媒報道稱,我國央行願意讓人民幣匯率在今年降至1…【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