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利息還是吃股息 銀行股值不值得投資?

孟凡霞

2016年07月04日07:58  來源:北京商報
 

  在連續的降准降息下,余額寶降到2%的地板價、理財收益連連下滑、存款利息不斷縮水,穩健投資者遭遇理財荒。當前正值銀行分紅季,16家上市銀行將派出逾3500億元的現金紅包,在A股上市企業中算是派息大戶。那麼,在如今的理財境況下,究竟是把錢放在銀行還是買銀行股更為合適呢?根據北京商報記者的測算,四大行的股息率超過5%,不僅高於存款利率,更比目前多數理財產品收益豐厚。

  過去一年中,商業銀行淨利潤增速明顯下滑,大型國有銀行更跌至零增長,盈利增長的乏力也體現在分紅上。有數據顯示,16家上市銀行的2015年度現金分紅總規模為3561.76億元,而這一數值較上一年度的3645億元減少近83億元。

  在股息率方面,四大行在所有A股上市銀行中成為佼佼者。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工、農、中、建四大行每10股派息情況分別為2.333元、1.668元、1.75元、2.74元(含稅)。如果以7月1日的股價計算,持有工、農、中、建四大行的股息收益率可達5.22%、5.18%、5.43%和5.76%,處在5%以上區間。

  而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為1.5%,活期存款的年化收益率為0.35%。理財產品方面,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上周(2016年6月25日-7月1日)共有1078款人民幣非結構性產品發售,平均預期收益為3.89%,僅1款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超過6%,佔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總量的0.09%。如果不考慮股價波動因素,持有四大行股票的股息率將高於存款和理財產品。

  在其余12家A股上市銀行中,光大銀行、交通銀行、南京銀行的現金股息率超過4%,分別達到4.99%、4.74%和4.24%。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浦發銀行和寧波銀行6家上市銀行的股息率在3%-4%的水平。

  對於上市銀行股息率之間的差異,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對於國有行,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作為股東,對分紅率有一定要求。而有些銀行,隻要股東同意,低分紅率甚至不分紅都可以,這和股東有關系。沒有分紅,剩余的資金就成了股東權益轉為補充資本了,這和盈利水平沒有太多直接關系。

  不過,即便部分上市銀行股息率優於存款和理財產品,但投資銀行股也要考慮個稅和股價波動因素。根據財政部下發的《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等有關問題通知》,現金分紅均需繳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與持股時間挂鉤,實際稅率為5%-20%,其中持股不足一個月的實際稅率最高為20%。現在持股一年以上的股息紅利從實際5%的稅率改為免稅,進一步鼓勵投資者長線持股。

  另外,股價的波動也是影響投資收益最為關鍵的問題。分析人士表示,股息率超過定期存款利率,從理論上講,持有這樣的股票比銀行定期存款合算,但這是有前提條件的。股票二級市場價格存在波動不確定性風險。雖然監管部門鼓勵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提倡長期價值投資,但目前股民參與股票投資多數仍希望賺取二級市場買賣差價,而不是為了分紅。如果股票二級市場價格波動下跌,客戶雖然買入高股息率的股票,但二級投資虧損額可能會超過現金分紅。同時,分紅水平也是動態變動,過往的分紅水平並不代表公司明年仍能維持這樣的高分紅率。因而買入過往高股息率的股票對於多數穩健投資者而言意義不大。除非這家公司業績長期穩定,客戶本身對股票又比較了解,資金能夠長期持有。

(責編:李棟、李海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