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近年來,校園貸“風光無限”,快速發展,但其所引發的借貸隱患甚至債務悲劇也頻頻引爆輿論。根據報道,部分校園貸被揭秘陷阱重重,已成高利貸﹔有人怒斥校園貸“吃人”,成了“奪命貸”……近日,又有一個觸目驚心的詞匯刺痛了公眾的神經——“裸條”借貸。
根據報道,“裸條”借貸就是以裸體照片替代借條,當發生違約不還款時,放貸人以公開裸照、與借款人父母聯系等手段作為要挾的貸款方式。目前,已有一些女大學生遇到了這樣的麻煩。
以裸照作為借條,真是“奇思妙想”,讓人瞠目結舌!其借款周利息高達30%,明顯是高利貸,屬違規貸款﹔而以裸照作為抵押則違反《合同法》和《擔保法》,不僅涉嫌侵犯隱私權,更有敲詐勒索的嫌疑——為了在大學生身上“掘金”,借貸人已經“機智”到如此地步﹔而借貸的大學生理性、自律的失守也真是讓人無語。
或許,“裸條”借貸也只是極端、個別現象,但它至少從一個側面折射了當前校園貸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現實。面對這些層出不窮、花樣翻新的問題,我們不該將校園貸妖魔化、談之色變,畢竟它的確為很多大學生打開了一扇“經濟解困”的窗,為其消費、助學、創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對這般無所不用其極的野蠻生長,整治必須跟上,也必須給力。
今年4月份,教育部聯合銀監會印發了《關於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未經批准在校園推廣網絡借貸的要依法處置。但當前的問題是,很多校園貸根本不需要所謂的批准,而是通過線上接頭、線下交易的方式,操作極為隱蔽,也給監管帶來很大難度。對此,監管部門不妨轉變思維,通過鼓勵師生舉報、加強摸底調查、設置黑名單等方式改善監管,加強執法密度,隻要肯費心思、下功夫,總能夠截斷伸向學生的“黑手”。
另一方面,有堵也要有疏。當前,大學生消費需求旺盛,其中理性的金融需求也應該得到重視和滿足。對於新興的、有資質有信譽的網絡借貸,社會各界可以通過宣傳、引導和扶持,讓正規的借貸渠道暢通無阻。
此外,對於貸款人,輿論已提出扶正消費觀、加強風險教育、拓展勤工儉學渠道等諸多建議。值得一提的是,在校園貸的背后往往有問題學生的身影。據業內人士披露,在“裸條”貸款的客戶中不乏癮君子、賭徒和“卡奴”,他們除了攀比虛榮、盲目消費,有的還在賭球、賭彩甚至毒品面前不能自拔,當通過合法合規的借貸平台借無可借,隻能將“裸條”借貸視為救命稻草——這些學生或許數量不多,但應該得到更多關注。
案值低公安不管 取証難保險沒轍 車險騙保難題誰解? 金艷繪(人民視覺)
最近,不少私家車主們發現,隨著商業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推進,續保車輛的費率浮動幅度比以前更大了。這種情況下,有個小剮蹭,是動用保險理賠,還是自己承擔損失以求來年有費率優惠?不少車主猶豫不決。…【詳細】
人民幣匯率盤中大幅波動 央行譴責不實消息誤導輿論 人民網北京7月1日電 (章斐然)30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近日,少數媒體連續發布有關人民幣匯率的不實消息,在關鍵時點誤導輿論,擾亂外匯市場正常運行秩序,客觀上助長了一些市場投機力量做空人民幣。“我們對這種違背新聞職…【詳細】
辟謠回擊外媒匯率虛假報道 監管層勸人民幣投機者收手 北京商報訊(記者 崔啟斌 程維妙)英國脫歐加上外媒虛假報道的推波助瀾,使人民幣匯率連坐“過山車”。為此,監管層三天內兩度化身“謠言粉碎機”,打擊做空人民幣的投機勢力。 昨日下午,有外媒報道稱,我國央行願意讓人民幣匯率在今年降至1…【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