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零錢提現將收費 千元以上收取0.1%

2016年02月16日14:28  來源:人民網-金融頻道
 

人民網北京2月16日電 (記者李彤)“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一直以來是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核心,意在強調用戶免費的理念。但日前微信團隊發布的《關於轉賬收費調整為提現收費的公告》,讓不少用戶感嘆“先養魚后收網”。微信提現收費遵循怎樣的標准,對用戶會造成哪些影響,背后隱藏著怎樣的商業邏輯?

就在用戶津津樂道移動支付春節“紅包”大戰孰勝孰敗之際,昨日(15日)微信團隊發布公告稱,自2016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對個人用戶的零錢提現功能收取手續費。收費方案為按提現金額的0.1%收取手續費,每筆至少收取0.1元。每位用戶可獲得1000元免費提現額度。對於收費規則的制定,微信方面表示並非追求營收之舉,而是用於支付銀行收取的手續費。

簡單講,“提現”指的是把微信零錢包裡的錢轉出到銀行卡,每位用戶有1000元免費提現額度,超出部分如提現1000元到銀行卡將收取1元手續費。

對於“支付銀行手續費”的說法,不少用戶並不買賬,認為“微信提現是在為銀行貢獻存款,為何還要收手續費呢?”但也有支付公司內部人士表示,銀行在這方面較強勢,支付公司比外界想象的弱勢。雖然每筆金額不多,但是交易頻率高,積累的總金額不低。“不少支付公司有專門的部門和各類銀行對接談價格,能少一分是一分。”上述人士說。

也有觀點認為微信提現收費“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希望將用戶拴在線上支付場景中,增加互動粘性。當前微信“錢包”中有手機充值、理財通、水電煤繳費等消費場景服務功能,但效果未達預期。

針對微信提現收費,支付寶、百度錢包等同業競爭對手反映較為平淡。支付寶方面回應稱,其目前沒有計劃收取提現手續費。

有業內人士稱,由於前期用戶習慣的培養,微信此舉不會導致用戶大量離去。銀行對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取手續費是行業標准,不會搞例外。不同支付平台在承擔成本的同時,採用了不同平衡成本方式。相互間不具備可比性,不應簡單對比“隔壁的平台”不收費。

(責編:李彤、呂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