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缩量震荡 专家建议年底注重防御关注超跌个股

郭家轩

2016年12月21日08:06  来源:南方日报
 

  20日,市场持续受短期资金面偏紧的制约,大盘延续缩量调整,创业板指表现相对较好但依然是维持弱势反弹格局。不少机构及分析师认为,短期内市场资金面压力犹存,市场情绪也受到扰动,反映在盘面上是成交量持续萎缩。接近年底,预计市场将以调整筑底为主,以时间换空间,缓慢消化调整的压力。操作上,建议投资者以防御为主,耐心等待机会。

  政策利好助创业板企稳收红

  在年底资金面紧张的预期下,市场短期存量博弈的局面或难以改善。

  受此影响,周二市场缩量盘整态势继续深化。早盘沪深三大股指均小幅低开,沪指盘中一度失守3100点,再创此轮调整的新低,个股跌多涨少;尾盘在权重股的带动下,沪指探底回升收复3100点。最终收盘,沪指收报3102.88点,下跌0.49%;深成指收报10245.33点,下跌0.37%。

  相较于沪指继续考验3100点,受“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出台的影响,创业板指数早盘却强势翻红,最终收盘微涨0.1%。不过,午后创业板指有所回落,也说明市场情绪仍较为谨慎。当日沪深两市成交金额不足3900亿元,创下阶段新低。

  从盘面上看,当日港口、量子通信、互联网彩票、中韩自贸区、集成电路等板块涨幅居前。其中,港口航运板块在南京港的带领下最为活跃,南京港再度涨停,大连港涨逾4%,北部湾港、厦门港务均涨逾3%。反观钢铁、高送转、上海国资改革、银行、油改等板块则跌幅居前。

  热点概念方面,次新股板块当日再度走强,万里石强势涨停,太辰光一度冲板,通用股份涨逾3%。

  地方国资改革概念近期又有异动,再度崛起,主要依然还是以上海、深圳等城市为代表。机构分析人士认为,即便周二上海国资改革等有所回调,但在现阶段在权重板块为主的指数行情背景下,地方国资改革概念相比很多题材板块走势较好,市场可以适当关注地方国资改革相关品种。

  分析认为,在没有成交量的配合下,股指的弱势震荡现象难以改变。从技术面来看,沪指从3301点下跌至3100点附近,逐步进入超跌状态。

  关注超跌股交易性机会

  对于后市大盘走向,国内主流券商机构纷纷发表看法。申万宏源认为,目前大盘半年线3080点,可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后市有望逐步上移,但短线仍有震荡盘整的过程,极可能会呈现出指数波动有限,个股活跃的态势。总体上,前几周市场已经陆续感受到了明年的政策大方向,降杠杆、房地产平稳长效发展、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国企改革的深化等等,对短线主题品种的方向有提示的作用。操作上建议关注新增资金介入的板块。

  针对后市个股热度能否显现,方正证券则判断,近期强势股退温并不是太好的信号,接下来则需要警惕个股退温,预计个股的热度或难以持续。其进一步分析称,资金面依旧是目前市场的掣肘,近期央行不断通过公开市场,乃至MLF投放资金,但是在年末,资金面状况并未得到有效缓解,相反资金成本继续呈全面上行之势。

  在此背景下,方正证券预计,短线大盘上下空间均较为有限,而创业板指调整空间不够,可能会回抽确认后再下跌,建议先关注在1700点位的支撑,市场风格难以转换。后市整体格局还将以弱势为主,需要谨慎对待。操作上,忌追高,可逢低继续关注超跌股交易性机会,逢高继续减持前期涨幅过高股。

  来自西南证券的观点也认为,目前市场仍然在震荡整固,各个板块之间的分化也开始显著。对于未来景气度高的行业,可以持续关注。而随着OPEC与俄罗斯达成石油限产协议,油价上行也有了坚实的基础。石油相关行业、化工等行业,景气周期在快速反转,盈利也将大幅度改善。投资策略上,重点关注石油石化行业以及军工行业。

  另外,投资机会方面,日前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代表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对于创业板形成了一定利好。有分析认为,此次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有望扭转之前投资者对中小创等成长型企业的预期,市场的风格也有望从单纯的炒大盘蓝筹股向均衡过渡。

  从规划目标来看,五大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由2015年的8%提升到2020点的15%。据此机构测算,从2015年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年将实现20%的复合增长率,是“十三五”期间预计GDP增速的3倍。

  联讯证券分析师郭佳楠指出,对比“十二五”期间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其中,能环保和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统一合并到“绿色低碳”中来,新材料则集中到高端制造之中,而值得关注的是新增了数字创意这一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子行业众多,市场的关注焦点或将更集中在新增的内容上,对于数字创意这部分,我们建议从技术装备、内容创作、创新设计、产业融合等方面来发掘机会,更多去关注新技术与实际融合的产业。”郭佳楠说。

  ●南方日报记者 郭家轩

(责编:李栋、李海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