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研究公司曹远征:大宗商品上涨只是反弹难言反转

2016年09月29日09:43  来源:人民网-股票频道
 

人民网北京9月29日电 (吕骞)低迷了5年的大宗商品市场终于在2016年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黄金、铜矿石、煤炭、原油、钢材等价格今年以来轮番走高,大宗商品“最糟糕的日子”似乎已经过去。

应该如何解读今年以来的大宗商品价格回暖?未来能否持续走高?这对当下中国正在进行的去产能又会有何影响?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远征在接受人民金融专访时表示,目前来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还缺乏长期基本面的支撑,今年以来的上涨只是反弹,难言反转。他还提到,国内钢铁、煤炭产业仍然产能过剩,核心是去掉一部分多余的产能,使其余的产能盈利,产业就能持续健康发展。

大宗商品市场强劲反弹 但难言反转

“全球经济萎靡不振,需求乏力是大宗商品价格此前下行的重要原因,”曹远征表示,现在价格趋稳并呈现上涨的态势,第一个原因是需求开始有所稳定,尤其是中国经济的企稳;第二个是大宗商品价格受生产成本约束,此前价格已经跌至底部区域,下跌空间已不大;第三个是大宗商品也是金融产品,最近一段时间全球实体经济缺乏亮点,资金涌入大宗商品市场,也成为今年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从长期来看,曹远征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仍不明朗,大宗商品价格上行还缺乏长期基本面的支撑,因此今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只是反弹,难言反转。

“未来6到12个月,尽管全球经济趋于稳定,但仍有很多风险因素,似乎也看不出短期内重新提振的可能性。世界经济的前景难言强劲,长期基本面来讲需求并不旺盛,大宗商品价格不至于过度上行。”曹远征表示。

此外,美联储年底可能的加息也将扰动大宗商品市场,曹远征分析称,对黄金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如果美联储加息,将意味着黄金价格下跌。对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则比较间接和微弱,例如铁矿石和石油目前与基本面联系更为紧密,与加息等金融因素的联系正在淡化。

去产能助大宗商品市场长期稳定

大宗商品价格的回暖也引发了对国内钢煤企业去产能的担忧。但曹远征表示,中国的大宗商品很多都不是贸易商品,因此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是直接相连。以煤炭为例,除非煤炭价格涨到一定程度,使到岸煤炭价格高于生产成本,这时候国内煤炭价格才会上涨。但是我们看到虽然国内煤炭需求趋于稳定,但也不会有大的反弹,国内煤炭产能依然是过剩的。

中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大宗商品的长期需求还是稳定的。举例来说,中国钢铁的人均存量在6吨左右,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日本这一数字为41吨,英美为26-28吨)。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对钢铁需求也是稳定的,大宗原材料是个长期市场,国际上也有相应的案例,第二大产钢国日本钢铁产量在一亿吨左右,这个产能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已形成,40多年未见衰减。

而中国目前的钢铁产能在8亿吨左右,也可以维持相当长时间。从最近的数据来看,产能维持在8亿吨时,钢铁价格就开始企稳了企业也开始盈利了;而如果我们的去产能有实质性进展,削减1到1.5亿吨钢铁产能的话,钢铁产业就能有持续性盈利的可能性。中国未来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展也为这种盈利性保持了一个长期可靠的前景,从而对大宗商品需求提供长期稳定的市场。

曹远征最后指出,中国的钢铁产业,包括很多基础产业,在世界范围来看成本居于中游,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也保证了他的持续性。因此核心问题是去掉一部分多余的产能,使其余的产能盈利,产业就能持续发展,从而为大宗原材料提供一个稳定的市场。

(责编:李海霞、章斐然)

相关专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