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资流动平台拉开整合序幕,用市场化手段推动证券化进程,在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加速之时,上海国资已紧贴市场、率先尝试,通过全新模式激发国企的更大活力。
上周,国内首只以上海国企改革为投资主题的基金——中证上海国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下称“上海国企ETF”)结束募集,高达152亿元的募集规模在市场中引起广泛关注。
尽管募集规模庞大,但仔细观察上海国企ETF的设计方案不难发现,其此次推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创新试点的意味颇为明显。
与以往ETF产品有所不同,此次上海国企ETF引入了国资平台参与,由其将所持有的部分相关上市公司股权换购对应份额,从而实现国有股权的进一步流动。
7月29日,上港集团、交运股份同时公告称,其各自的国资股东上海城投、久事集团分别将持有的3亿股和3449.49万股上市公司股份换购上海国企ETF份额。一天后,隧道股份也公告称,二股东国盛集团将所持有的约1.57亿股换购上海国企ETF。此外,兰生股份此前曾披露,以3亿元自有资金认购上海国企ETF。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上述已披露的换购(认购)上海国企ETF案例所涉市值(资金)规模合计便高达40亿元。
济安金信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王群航对记者解释称,在基金成立之前,上市公司股东可以以其持有的相关上市公司股权参与换购,而不需要拿出一揽子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参与换购上海国企ETF份额的均不是相关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比例也都不到10%。“上海国企ETF属于新生事物,以上市公司次要股东出面参与,试水意图明显。”有熟悉国资改革的分析人士表示,上海国资方面或许也在以此探索经验。
以创新资本运作为突破,加快国有资本有序流动,一直是上海国资改革追求的方向之一。此次,上海国企ETF的设立,更是为国资保值增值、实现流转提供空间。据介绍,上海国企ETF是汇添富基金基于中证上海国企指数开发的ETF产品,全面覆盖上海所有优质国企改革标的。
从产品设计来看,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东可以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换购相应份额,提升国有股权流动性,更广泛地享受国企改革红利。另一方面,作为地方国资改革的排头兵,上海的国资改革一直被市场所关注,而上海国企ETF的出现则给期待上海国资改革的投资者以充分参与的可能。
“之前,投资者可能还需要自己甄别标的,受本金等因素限制,往往投资集中、风险较高。现在,投资者可以直接申购上海国企ETF,分享上海国资改革的整体红利,不再需要担心因重仓的单个标的公司遭遇‘黑天鹅’而承受较大的损失。”沪上某私募人士表示。
记者注意到,截至一季度末,中证上海国企指数自2013年初以来的涨幅达72.80%,相对上证国企100和沪深300的超额收益率分别达到55.42%、45.25%;目前,该指数成分股平均PE为29倍,低于沪深300指数的34倍,体现出估值低、成长性好的特征。
这一点,其实在上海城投发给上港集团的函件中,也有所表露:支持参与上海国资流动平台建立,进一步丰富所持的资产组合,降低非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分享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的价值增长。
在另一层面,自上海两大国资流动平台组建以来,已纳入多家国企上市公司股权,并逐渐形成了以国盛集团为产业型企业流动平台,国际集团则以金融类企业为主、产业型企业为辅的定位格局。此次上海国企ETF出炉,有望进一步提升国企改革市场热度,为国企改革模式创新“点睛”。在这些良好预期的推动下,昨日A股市场的上海国资板块走势强劲,申通地铁、强生控股、开创国际、交运股份等封上涨停。
机构:上半年人民币投资成投资市场主力 人民网北京8月1日电 (朱一梵)上半年,人民币投资成为投资市场主流力量。 据清科集团旗下私募通统计,2016年上半年,人民币投资案例数达1,285起,占总案例数的92%;外币投资的案例数为109起,仅占总投资案例数的8%。从整体投资金额…【详细】
八千余家私募机构被注销!王思聪创办投资机构已消失? 人民网北京8月1日电 (朱一梵)截至今日中午12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近公示信息各项数据均有更新,其中,管理规模为零的私募机构有4309家,与7月31日晚间数据相比,减少了8270家。 万余家“空壳”私募基金待规范化 根据基金…【详细】
青年菜君遇投资机构“跳票” O2O企业面临“转型升级” 人民网北京8月2日电 (朱一梵)近日有爆料者称,青年菜君拖欠员工近两个月工资且已准备破产清算。随后,有媒体称收到举报者提供的疑似青年菜君员工与公司某高管就拖欠薪水问题的协商对话录音,以及6月1日至7月26日未发部分工资的欠条。青年菜君联合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