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規范金融機構信披方式 新規對銀行業績“天書”說NO

呂東

2016年09月13日08:58  來源:証券日報
 
原標題:新三板規范金融機構信披方式 新規對銀行業績“天書”說NO

  規范金融企業信息披露方式,提高信息透明度,不僅有助於強調金融機構的自律,更加有助於投資者更准確地度量和評估其可能存在風險。日前,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布實施《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開轉讓說明書信息披露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等1-6號指引文件,規范包括商業銀行在內的六大金融機構首次信息披露行為。

  有銀行業分析人士對《証券日報》記者指出,《指引》的出台將提高新三板上市金融機構的信息披露質量,並從信息披露標准上進一步向A股市場靠攏。但對於商業銀行來說,挂牌於新三板的熱情,更多地還是來自於股轉系統自身的發展吸引力,若市場持續低迷且“1分錢”的轉讓交易仍屢見不鮮的話,在銀行A股IPO已然破冰的背景下,銀行挂牌新三板的熱情仍將難以持續。

  六大金融機構

  信披細化差異化

  為落實對“一行三會”監管並持有相應監管部門頒發的《金融許可証》等証牌的企業差異化信息披露安排的要求,9月5日股轉系統發布實施的《指引》涵蓋了包括商業銀行、証券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期貨公司、保險公司及保險中介、及非銀行支付六類金融機構,《指引》對這六大類金融機構的信披標准做了更加細化和差異化的安排,突出了風險揭示和風險防控。

  在涉及銀行的第5號文件中,對於銀行申請挂牌新三板並公開轉讓的信息披露行為進行了明確規定:商業銀行應披露報告期各期主要會計數據,包括資產總額及結構、負債總額及結構、股東權益、存款總額及結構、貸款總額及結構、資本淨額及結構(包括核心一級資本、其他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加權風險資產淨額、與貸款損失相關的各項准備(包括資產減值准備和一般准備)。同時還應披露報告期各期合並口徑下的主要財務指標和監管指標,包括但不限於營業收入、利潤總額、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淨利潤、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淨利潤、資產利潤率、資本利潤率、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率等。

  此外,《指引》還規定商業銀行還應披露主管部門對銀行挂牌后股權變更、融資、董監高變動等需要履行審批或備案程序的事項及具體安排,以及銀行指標波動原因以及監管指標是否符合監管標准等作出了要求。《指引》同時規定,商業銀行在披露行業經營性信息時引用相關數據、資料的,應當保証引用內容充分可靠、客觀權威,並注明其來源。

  避免數據“天書”

  信披應簡明易懂

  此次新三板出台的《指引》,除了對金融機構信息披露要求作出了差異化安排外,突出風險提示和風險防控也是一大特點。

  《指引》重點關注企業風險控制情況,對企業風險及風險控制措施的披露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要求。《指引》第六條要求商業銀行應結合相關指標的分析以及公司的內控措施等充分揭示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政策風險、金融電子化風險及其他風險等,對這些風險因素能作出定量分析的,應進行定量分析﹔不能作出定量分析的,應進行定性描述。對持續經營有嚴重不利影響的風險應作“重大事項提示”。商業銀行應披露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和風險管理體系,並分析內部控制制度和風險管理體系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對於挂牌銀行還需披露報告期各期末信貸資產質量情況的資產質量情況,包括五級分類中的正常類貸款、關注類貸款、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和損失類貸款的數額和佔比,並對與上年末相比的增減變動情況進行分析﹔報告期各期末公司重組貸款、逾期貸款的期初、期末余額以及佔比情況﹔不良貸款的主要內容、對象、行業和地區分布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由於銀行披露經營情況時,往往其中存在著大量專業性數據及術語,這讓大多數普通投資者很難理解,也將降低了披露信息的可理解性。為此,《指引》強調各商業銀行在披露經營性信息時,應當使用簡明易懂的語言,對行業專業術語、專業背景、行業知識等進行必要的介紹和解釋說明,以便於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理解公司實際經營狀況和風險信息。

  銀行挂牌新三板

  熱情已難持續

  《指引》的發布,規范了新三板金融機構信息披露方式,對於投資者了解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經營信息有了很大幫助。有銀行業分析人士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指引》的出台將提高新三板上市金融機構的信息披露質量,並從信息披露標准上進一步向A股上市靠攏。但對於商業銀行來說,挂牌於新三板的願望,還是來自於股轉系統自身的發展吸引力,若市場持續低迷且“1分錢”的轉讓交易仍屢見不鮮的話,在銀行A股IPO已然破冰的背景下,銀行挂牌新三板的熱情仍將難以持續。

  去年6月份,一直是高新成長型中小微企業聚集地的新三板,迎來了首家銀行股的登門,齊魯銀行由此成為全國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城商行。然而,由於新三板有別於滬深交易所的特殊交易制度,讓採用協議轉讓方式的挂牌公司屢屢上演“1分錢”交易的奇特現象。“1分錢”交易的屢屢發生,不但讓人們見識到了新三板市場中所存在的交易亂象,也對銀行的估值形象帶來負面影響。

  一年前,齊魯銀行選擇了登陸新三板,其挂牌進程相對較為順利。也正因如此,齊魯銀行登陸新三板先河一開,隨即就傳出多家地方銀行均有意“照方抓藥”,挺進新三板。相比於A股、H股上市的高門檻,登陸新三板對於中小銀行來說顯然更為容易。但《証券日報》記者卻發現,截止到目前,新三板挂牌企業已突破9000家,但在新三板挂牌的城商行仍隻有齊魯銀行一家。隨著目前A股市場重新對各路銀行打開大門,滬深兩市又將成為地方銀行最終選擇。

(責編:呂騫、李海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