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金融>>股票頻道

三季度信托資產首現負增長 或現行業拐點

2015年11月19日08:39    來源:中國証券網-上海証券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三季度信托資產首現負增長 或現行業拐點

  在宏觀經濟增速換擋、泛資管行業競爭加劇、利率市場化改革深入、風險防控壓力上升等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下,信托業的拐點終於來臨。

  11月18日,中國信托業協會公布的2015年三季度信托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信托全行業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15.62萬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20.62%,較二季度環比下降1.58%。這是信托資產自2010年第一季度以來首次出現環比負增長。

  拐點中的亮點

  對於信托資產整體規模首現下滑的原因,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分析認為:2015年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幅為6.9%,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最低增速,工業生產、投資和出口均較為低迷。顯示我國當前處於結構調整的關鍵階段,傳統產業的去產能過剩進程非短期內可以完成,多年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仍需要時間來調整。

  此外,宏觀經濟不振,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下降,經營景氣度持續下滑,優質資產比較難以尋求,加之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競爭、風險控制要求趨嚴的影響下,2015年第三季度信托產品發行量沒有出現顯著提升,或是導致該現象的原因。同時,今年第三季度資本市場的波動也是造成信托資產負增長的一個影響因素。

  雖然信托資產規模出現了環比負增長的局面,但仍不乏一些亮點數據。從經營收入看,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信托全行業實現經營收入822.14億元,第三季度實現經營收入278.08億元,比2014年第三季度同比大幅增長32.54%。其中,2015年前三個季度的信托業務收入達到466.67億元,第三季度信托業務收入為170.17億元,同比增長21.62%,佔經營收入的比例為56.76%,信托業務仍為信托行業貢獻了超過一半的收入。

  此外,從信托功能看,融資類、投資類和事務管理類信托“均分天下”的格局已開始悄然改觀。投資類和事務管理類信托佔比延續上升趨勢,融資類信托佔比持續下降。2015年三季度事務管理類信托規模為5.63萬億元,佔比36.06%,比二季度提高了2個百分點左右﹔投資類信托規模為5.88萬億元,佔比37.63%,與第二季度相比有所下降﹔融資類信托規模和佔比均有所降低,三季度規模為4.11萬億元,較二季度減少了0.10萬億元,佔比從而入季度的26.55%下降到三季度的26.31%。

  收益下行証券類信托大幅縮水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信托的年化綜合實際收益率從今年一季度反轉上升以后又再次下降。來自信托業協會的統計顯示,2014年四季度該數據為7.52%,2015年一季度為8.11%,二季度達到10.19%,三季度跌至7.30%。

  對此,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分析表示,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降低了資本的投資期望收益,帶動了整個社會融資成本的下行,雖然信托產品收益有所下滑,但其收益下浮幅度遠小於其他類型理財產品。

  同時,相較其他大類金融資產而言,信托綜合回報率依然保持在較高的水平。短期內這種競爭優勢將增強信托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加之近期股市動蕩擠出大量投資資金,因此三季度市場中出現了固收類信托產品預約和申購火爆的局面。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盡管証券投資信托仍是資金信托配置的第三大領域,但其在今年三季度大幅受挫。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証券投資信托規模為2.67萬億元,相比今年二季度末的3.02萬億元,環比減少11.59%。

  與此同時,截至2015年3季度末,資金信托在基礎產業領域的配置規模為2.70萬億元,相比二季度末的2.74萬億元環比減少1.46%,同比增長1.50%。不過,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也表示,政策放鬆導致近期地方平台項目增加較快,地方政府融資需求較旺。和工商企業、房地產投向相比,地方融資平台是更為優良的交易對手,在以地方政府信用為背書的交易條件下,其信用水平仍要高於其他種類交易對手。但寬鬆貨幣政策和資產配置荒的供求效應導致政信投資的資金回報率大幅下滑,可能會抑制信托資金投資於基礎產業的熱情和力度。

(責編:呂騫、李海霞)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