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2月22日電(張文婷)隨著保險資金體量越來越大,保險資金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各界關注。前段時間,保險資金舉牌現象引起社會熱議,褒貶不一。針對這一問題,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在22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做出了回應。
他指出,一般的舉牌是一種正常的市場行為,舉牌並不意味著就是收購,是一種信息披露行為,是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投資者規定的報告義務。目前,絕大部分保險機構舉牌行為都是財務投資。
“近年來保險資金對我國資本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陳文輝說。他舉例道,特別是前年資本市場出現大幅下跌期間,保險資金大量投資藍籌股,起到了資本市場穩定器和壓艙石的作用。
陳文輝說道:“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了極個別保險公司,在資本市場頻頻舉牌、與非保險(股東)形成一致行動人開展收購活動,引起了上市公司和企業家的恐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這些行為是保險資金運用發展中遇到的新問題,其行為偏離了保險資金服務保險主業的方向,有悖於保險資金穩健投資、長期投資、財務投資等原則,對此我們高度重視,並有針對性地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干預和糾正。”
關於保監會對保險資金舉牌採取的主要舉措,陳文輝在會上做了梳理。他指出,2015年10月以來,保監會高度關注保險資金舉牌行為,採取了一系列強化監管和防范風險的措施:一是多次召開行業會議,提示有關風險﹔二是出台信息披露、壓力測試等政策措施,用信息披露的辦法加強社會監督,開展資產配置審慎性監管,加強資產負債匹配監管﹔三是加大查處的力度,派出檢查組開展專項檢查,發現違法違規問題,將給予嚴厲處罰。
他提到,今年1月,保監會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保險資金股票投資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有針對性規范了保險資金股票投資、重大股票投資和收購行為。涉及舉牌的需要在信息披露要求基礎上進行事后報告,重大股票投資要事后備案,明確禁止與非保險一致行動人共同收購上市公司。用制度引導保險資金做友好投資人。目前看,上述政策取得了較好效果,達到預期目的。
銀行賺錢,為何左右不是人?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銀行作為其中最重要的金融機構,在當下被賦予了更重要的使命。銀行的錢,該貸給誰,不貸給誰,以什麼樣的價格去貸,已經不僅僅是其專業性的體現,更被冠上影響經濟發展重要因素的標簽。 人民日報2月13日刊發的《銀行的錢,豈能…【詳細】
微信紅包成"甜蜜的煩惱" 爸媽為啥不敢花? 搶來的微信紅包成了爸媽“甜蜜的煩惱”。因為擔心一不小心按錯某個按鈕,或是辨別不出詐騙手段而造成錢財損失,爸媽一直不敢將銀行卡與各種軟件進行綁定,這紅包隻能沉睡在賬戶裡 自從用上智能手機后,爸媽便成了“低頭族”:朋友圈江湖打理得有聲有色,…【詳細】
既不降准又未加息,央媽要鬧哪樣? 恆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 春節后央行上調了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逆回購招標利率同步上揚﹔節前央行推出臨時流動性便利(TLF),並上調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這彰顯了央行推動去杠杆和防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