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如何選擇重疾險? 並非保障范圍越大、時間越長越劃算

2016年10月24日08:12  來源:南方日報
 

每年的10月28日,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確定的“世界男性健康日”。實際生活中,男性普遍有著不良生活習慣,比如抽煙、酗酒、熬夜……而且男性的精神壓力和意外事故發生率都遠遠高於女性。相關研究也表明,男性疾病發病率明顯高於女性。

在此背景下,關注自身健康,並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一份合適的重疾保險,就成了男性或一個家庭考慮的重要選項。在“世界男性健康日”到來之際,不少同事朋友前來咨詢,如何選擇一份重疾保險?對此,保險專家指出,重疾險並非保障范圍越多越劃算,也不是保障范圍越長的產品越劃算,消費者可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分階段購買,並可設定主要條件,來比較同類重疾險產品的性價比。

男性更需關注重疾保障

近年來,重疾在幾乎所有人群中的發生率都在逐年上升。就男性而言,每年國內約有100萬男性發生心臟病,35歲以下的男性患高血壓的風險遠高於女性,且男性治愈率較女性也偏低。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調查顯示,重疾治愈率男性平均為60%,女性平均為76%。

從癌症的種類來看,肺癌、胃癌、直腸癌等是男性發病率較高的癌症種類。近期國內某知名壽險公司發布的重疾險理賠原因顯示,重大疾病理賠中75%為癌症﹔在2015年因癌症發生的重大疾病理賠中,男性癌症以肺癌、肝癌和胃癌為主,分別佔男性癌症的15.67%、15.19%和9.72%。另外,女性癌症中則以乳腺癌、甲狀腺癌和子宮頸癌為主。

對此,保險專家建議,作為家庭的“頂梁柱”,男性消費者可通過購買重疾險,抵御如果不幸患病可能造成的大額支出,保証家庭生活不受經濟壓力影響。

重疾險,是與意外險和定期壽險並重的三大基本人身險種,也是諸多消費者在進行保險配置時的首選。但是,目前市場上的各類重疾險產品名目繁多,經常讓消費者無所適從。在選擇相關重疾險產品時,應該考慮覆蓋多少重疾病種,是否所保病種越多越好,應購買多大保額等問題,讓他們十分困擾。那麼究竟應該如何選擇一份適合自己的重疾險呢?

所保病種越多價格越貴

所保病種越多價格越貴

如果單純從重大疾病保障種類來看,在保監會規定的25種基礎上,目前市場上有的產品保障30種、40種,甚至保障50種以上的重大疾病。那麼是不是保障疾病種類越多越好,性價比也越高呢?並非如此。

以同一家公司的兩款產品A\B為例,B款產品將輕症種類從A款的15種提升到了33種,重疾種類也從61種提高到了77種(其中有57種相同)。如果以30歲男性、20年交費、保額為100萬元、保障終身進行計算,A款重疾險產品年交保費為22110元,而B款重疾險的產品保費為23200元,相差了1090元。

對此,保險專家表示,中國保協頒布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中列明了25種重大疾病,這已是在統計數據基礎上篩選出的最常見的重大疾病種類。在此基礎上,有些重疾險產品增加一些疾病種類,擴大了保障范圍,相應的保費自然會增加。對於消費者而言,在選購時,應多關注增加的重疾種類的發病率,為增加一些發病率不高的重疾保障種類而支付更多的保費,肯定是很多消費者不願意的。

既然重疾保險產品的核心保障都是一致的,那麼相對於比較單純的保障疾病種類,上述專家建議消費者不妨更多關注重疾產品的功能和服務,比如有些重疾產品就包括了輕症重疾的保障,有重大疾病“二次賠付”或“三次賠付”甚至多次賠付等功能,對消費者而言都是一些高附加值、更實用的保險選擇。

在上述例子中,兩款產品的差異體現在:比如,賠付數量存在差異,一款為3次,一款為5次﹔在保費豁免方面,一個為重疾豁免、一個為輕症即可豁免。同時,77種重疾險這款產品,雖然貴了千余元,但可以享受重疾綠色通道服務,不過消費者還要注意綠色通道的次數。部分公司綠色通道隻可享受一次,性價比較低。

保額可提升至30萬元以上

根據筆者了解,不少朋友在選擇重疾險保額時或多或少都會有一種糾結心態:有保險意識,但是收入有限,不知該買多大保額的重疾險才能提供足夠保障?是選擇消費型還是返還型?

從重疾治療費用來看,一般三分之一為直接的手術費用,而三分之二是后期治療和康復中需要使用的間接費用。比如,腦中風后遺症,這種發病率高、並發症多、復發率高的疾病,發病后10年治療、康復費用在36萬元左右(3000元每月),而生活費也需要36萬元左右。因此,多數業內專家會建議,將重疾險的保額從最基礎的10萬元提升到30萬到50萬元以上。

其實,重疾險的種類很多,有消費型、保費返還型、保額遞增返還型、多重保障返還型等,每種類型的價格均不同。每個人應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風險高低、收入水平等方面綜合考慮。但最重要的一個觀念,是可以分階段進行購買。保險保障不是一朝買了就一勞永逸,而是要伴隨不同的人生階段和風險變化作出調整的。

對於每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的單身人士而言,想擁有一份高額的重疾保障,其實可以選擇分階段購買:在35歲以前,以消費型重疾為主,每年保費不足2000元即可擁有30萬的重疾保障﹔從36歲開始,收入增加,事業穩步提升,建議可選擇返還保費的重疾產品,每年繳費約8000元,保障到85歲,如果保障期內沒有發生理賠,則會返還所有保費還有一定分紅,可以用於養老。

除此之外,在購買重疾險過程中,還包含著很多常被忽略的地方。比如,當選好一款重疾險產品后,由於價格並不算貴,於是就有消費者考慮,是否保費可一次性交完。

但專家建議,非特殊原因最好不要選擇一次性交。對多數消費者而言,購買同樣的重疾保額,繳費年限越長,如10年、20年、30年等,每年的保費會低很多,繳費壓力小。更重要的是,在漫長的繳費期內,考慮到通貨膨脹和收入實力增長等因素,期繳形式更經濟。

同時,重疾保障的等待期一般為投保后的90天或180天,等待期后保障就開始生效,如果在繳費期間內不幸罹患重疾,則繳費可以停止,同樣可以獲得保險賠償。這時,相應付出的總保費也會比一次繳清要少。

(責編:李棟、呂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