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顾 走向成熟却失去魅力

2017年04月17日08:57  来源:中国基金报
 

伴随互联网普及而迅速崛起的机器人投顾(智能投顾),只用了很短时间就完成了从理念渗透到行业认同的过程。而同样迅速的是,机器人投顾从风口跌落,前景变得模糊。

机器人理财迅速风靡

三年前,机器人投顾从美国市场发端并迅速风靡全球。卓越理财(Betterment)以及财富前线(Wealthfront)两大独立机器人投顾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市场认为机器人投顾的出现开启了资产管理新的类型模式。尽管两家平台都是基于网络、仅有线上而没有线下的轻型配置,且主要投资被动ETF,但仍在短期内捕获大量拥护者,三年间,卓越理财已成为独立平台的领头羊,管理资产规模超过70亿美元,而财富前线的资产规模也达到将近50亿美元。

机器人投顾的风头也吸引了资产管理巨头的跟风,嘉信理财、领航以及富达均启动了自己平台上的机器人投顾,许多大型资产管理机构或网络券商已经开始将机器人投顾纳入资产平台。

不过,机器人投顾迅猛的发展出现了转折。加拿大最大的机器人投顾机构创始人兰迪·卡斯近期表示,不出两年,个人投资者将很难分辨他们得到的指导投资的信息、邮件或促销广告是来自真实的个人还是电脑,目前正是一切即将发生的转折点。

随着同类平台的大量涌现,机器人投顾资产管理规模扩张开始急剧放缓,相关风投资本开始变得谨慎。

两年前,独立的机器人投顾显示出巨大潜力,卓越和财富前线仅用2年时间就达到了目前的资产规模。但短短两年后,更多的机构认为卓越这样的扩张模式不再可行。卡斯表示,目前独立理财顾问面临很大的风险,主要是高昂的获客成本以及单个客户资产下降。

机器人投顾目标客户不给力

由于媒体的渲染,所谓的机器人投顾或智能投顾被认为是类似于人工智能的高科技,吸引更多年轻人是顺理成章的事。但这几年的实践已证实事实并非如此。

本质上,机器人理财是一种便利的服务。想要做投资的客户可以随时随地完成资产配置,而在以往他实现投资需求要麻烦得多,不仅要达到百万资产门槛,还需要专门的投资顾问协助才能完成。

机器人理财提供了便利服务,同时申赎和管理费用也更加低廉。但对高科技更为热衷的年轻人并非理想的客户,他们其实没什么积蓄可拿来投资。卡斯就表示,其平台上80后和90后年轻人的占比不到20%,更多的还是40~50岁年龄段的客户。

从资产管理行业角度看,机器人投顾往往带有缩减成本的意图。一些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开始拥抱机器人理财的根本原因无非是看中了较低的成本。他们升级技术手段,引进机器人投顾,更多的是从监管、缩减成本和满足客户需要的角度出发。而且,目前并没有实证显示机器人投顾提供的产品策略能够跑赢真人理财顾问。

市场恐慌赎回难免

目前,华尔街对机器人投顾最大的担心是,当遇到市场大跌时,机器人投顾如何应对,机器算法如何处理情绪失控并急于赎回的客户。毕竟,以往客户经理能够通过沟通对赎回行为做有效缓冲。

2016年年中,卓越理财就遭遇了一次赎回冲击。6月底,英国公投引起美国投资者恐慌。当时卓越认为许多客户的赎回并不理智,因而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自行中断了赎回,直到市场恢复平静才重新打开赎回渠道。这一做法引起了广泛争议,因为通常暂停客户赎回都需要事先声明,并要求拿出基于契约的合理理由。

机器背后仍然是人在管理。卡斯认为,可以将市场下跌视作一种机遇,借此对客户进行分类。他不建议面向全体客户发送大批邮件,因为这会引起他们的担忧,而是在网站上登出相关信息,这样只有登陆网站的客户才会得到消息。同时,对当天登陆的客户进行分类,将其归类到焦虑性客户。在下次危机发生时,预先沟通解除这些投资者的焦虑。

(责编:谷雪(实习生)、吕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