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在北京某银行开通了电子银行业务,其中包括一项无卡取现功能。后他人在异地使用刘某签约手机号码及交易密码,拨打银行客服电话预约无卡取现业务,并在ATM机上进行无卡操作,取走刘某卡内存款11800元。经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认定此系信用卡诈骗。刘某诉至法院,认为银行未尽到账户资金安全的保障责任,要求银行赔偿其全部被盗存款。银行认为已经尽到了安全保障的义务,银行卡密码只有刘某自己掌握,应当由其自担损失。
银行卡密码被泄谁担责
无卡取现流程主要包括两步,一是电话预约,使用在银行预留的签约手机号码拨打客服电话,输入卡号、查询密码、交易密码、预约取款金额,并临时设定六位预约验证码进行预约;二是取款,在预约的时间内到ATM机上进行操作,输入预约手机号码、交易密码,预约验证码、取款金额,即可取走现金。
一般情况下,如果由于罪犯识破银行技术手段、导致存款被盗,除非能够证明完全是由于持卡人自己的过失使密码失密造成的损失,否则银行无权单方增加持卡人的责任,仍应由银行全额赔偿。
本案中,银行对该项无卡取现业务在技术保障上与其他传统业务基本上没有区别,且在刘某资金被盗取后的几日内,银行即增加了短信动态密码验证功能,针对无卡取现可能存在的不法活动采取了相应措施。由此可以认定,在该项业务的设计和风险防范上,银行并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赔偿责任。而证据证明刘某并未违反妥善保管密码的义务,不应由其个人自担损失。
手机银行自动开通无卡取现?
银行作为服务协议制定方应当承担向客户进行提示、说明及解释其涵义、内容和法律效力的义务。具体而言,银行应在双方签订的电子银行服务协议中体现出无卡取现业务内容,并对无卡取现的操作规程、风险等充分进行说明,以便客户选择。
但本案中,双方所签电子服务协议中并无“无卡取现”的任何说明,在开通流程上亦无须征得客户同意,只要开通手机银行业务,无卡取现功能就自动开通,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客户对于该功能的认知存在盲区。因此,应当认定银行未尽到提示和说明的义务,存在明显过错。法院综合上述理由,最终认定应由银行对刘某的损失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三中级法院)
透过公报看明年:经济工作有五大亮点可期 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管清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是把握下一年经济走向的最重要的风向标,在当前空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寻找中国经济新方位显得更为重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必须对当前以及未来的形势有充…【详细】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业改革是硬骨头 要有新突破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4日至16日召开。在本次会议中,特别强调了要深入加快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对农村工作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在当前全球经济比较低迷、仍然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形势下,这一论述尤其…【详细】
万科公告终止与地铁集团重组 依然看好“轨道+物业”模式 人民网北京12月18日电 (章斐然)今日晚间,万科A(000002)发布公告称,终止与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万科A称,本次交易预案公告后,万科A部分主要股东公开表示对本次交易方案存在不同意见,公司与主要股东就本次交易的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