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行在官網公布,央行將於2017年一季度評估時開始正式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范圍,以合理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表外業務風險的管理。分析預計,14萬億元銀行表外理財增速或放緩,同時將加劇債市動蕩。
央行將於2017年一季度評估時開始正式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范圍,以合理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表外業務風險的管理。具體為:表外理財資產扣除現金和存款等之后納入廣義信貸范圍,納入后廣義信貸指標仍主要以余額同比增速考核。
原因:銀行表外理財藏風險
央行相關負責人指出,前期人民銀行就表外理財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廣義信貸指標開展了模擬測算,金融機構和相關工作人員對此已有了逐步熟悉、調整和適應的過程,相關工作進展總體順利,目前看實施條件已經具備。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底若金融機構表外理財業務沖時點,會大幅拉高明年一季度乃至二、三季度廣義信貸余額和同比增速,直接對明年前三季度MPA評估結果造成負面影響。如果有銀行因為MPA而沖時點,可能是由於對上述同比考核的機制理解還不夠准確。避免沖時點行為,保持廣義信貸平穩適度增長,才符合宏觀審慎評估的要求。
該負責人表示,MPA實施近一年來成效較好,廣義信貸增長較為平穩有序,資本約束資產擴張理念進一步貫徹體現,金融機構經營總體穩健。同時,人民銀行也一直在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和實施情況對MPA進行完善。
“當前未納入MPA的表外理財業務增長較快,部分銀行的業務還潛藏著一些風險。”該負責人指出,一是表外理財底層資產的投向主要包括類信貸、債券等資產,與表內廣義信貸無太大差異,同樣發揮著信用擴張作用,如果增長過快會積累宏觀風險,不利於“去杠杆”要求的體現與落實。二是目前表外理財雖名為“表外”,但資金來源一定程度上存在剛性兌付,出現風險時銀行往往不得不表內化解決,未真正實現風險隔離。因此,為了更加全面准確地衡量風險,引導金融機構更為審慎經營,需要加強對表外理財業務的宏觀審慎評估。
影響:城商行壓力更大
央行行長助理張曉慧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廣義信貸是MPA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是與貸款相對而言的,意指更大范圍的信貸。將關注點延伸至廣義信貸,以更全面有效地反映銀行體系的信用投放和貨幣派生情況,防范系統性風險。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也曾表示,當前部分銀行的表外理財業務增長較快,為了更好地分析銀行業務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和防范相關風險,需要加強對表外理財業務的宏觀審慎評估。
中金固收認為,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范圍的實質影響相對有限。不過,事件也體現了監管部門防范風險、壓制金融過快加杠杆的意圖,往后銀行理財監管也將趨嚴,且理財的增速會放緩。
一家股份制銀行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范圍會對銀行理財業務造成一定的壓力,對大型銀行的影響可能並不明顯,但對理財業務激進擴張的城商行等會產生較大的壓力。
“對債市又是一大利空,勢必又會沖擊到債市情緒,加劇債市動蕩。”中信証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明明表示,理財納入MPA考核將限制銀行理財業務的瘋狂擴張。由於銀行理財產品大多配置在類信貸、債券等風險較小的資產,監管趨嚴將導致市場配置資金減少。 名詞解釋
表外理財:被企業、居民買走的非保本理財產品,才是表外理財。據測算,理財中報顯示,26萬億元(同比增長41%)的全部理財中,同業理財佔比為15%,保本理財佔23%。另外,理財資金中投向存款和現金(佔18%),也不計入廣義信貸。按此估計,理財中報顯示的26萬億元理財余額中,大約14萬億元是要計入廣義信貸的。
透過公報看明年:經濟工作有五大亮點可期 民生証券副總裁、研究院院長管清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是把握下一年經濟走向的最重要的風向標,在當前空前復雜的經濟形勢下,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尋找中國經濟新方位顯得更為重要。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做好明年的經濟工作必須對當前以及未來的形勢有充…【詳細】
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農業改革是硬骨頭 要有新突破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卞永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12月14日至16日召開。在本次會議中,特別強調了要深入加快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對農村工作提出了詳細的要求。在當前全球經濟比較低迷、仍然面臨很多不確定的形勢下,這一論述尤其…【詳細】
萬科公告終止與地鐵集團重組 依然看好“軌道+物業”模式 人民網北京12月18日電 (章斐然)今日晚間,萬科A(000002)發布公告稱,終止與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 萬科A稱,本次交易預案公告后,萬科A部分主要股東公開表示對本次交易方案存在不同意見,公司與主要股東就本次交易的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