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賬戶管理新規下月實施 三類賬戶分類管理

2016年11月28日08:08  來源:南方日報
 

理財頭條

還有幾天就要邁入12月,此前央行為防范電信詐騙和保護儲戶賬戶安全推行的銀行卡管理新規即將實施。有消息稱,11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特急文件:銀發〔2016〕302號文件《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落實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302號文件”),重申央行關於銀行賬戶個人賬戶分類管理的相關要求。銀行新規將於12月1日正式實施,作為普通市民,不少新規定和習慣你必須知道才能更順暢便捷和安全地使用金融賬戶服務。

●南方日報記者 唐子湉 黃倩蔚

同一家銀行

一人隻有一個Ⅰ類戶

在新政下,個人銀行卡賬戶分為Ⅰ類、Ⅱ類、Ⅲ類賬戶,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對於Ⅰ類賬戶開戶的限制,以及三種賬戶的分類管理方式。

央行在302號文件中再次強調,從12月1日起,個人在銀行開立賬戶,每人在同一家銀行隻能開立一個Ⅰ類戶,如果已經有Ⅰ類戶的,再開戶時隻能是Ⅱ、Ⅲ類賬戶。

三種賬戶級別不同,主要區別在於功能和額度,居民可根據個人需要辦理不同的賬戶。Ⅰ類賬戶屬於全功能的銀行結算賬戶,安全等級最高,可以存取現金、理財、轉賬、繳費、支付等,並且不限制額度。Ⅱ、Ⅲ類賬戶的額度較小,更適合日常開支和小額網絡支付業務,個人開立Ⅱ類、Ⅲ類銀行賬戶可以綁定本人I類銀行賬戶或者信用卡賬戶進行身份驗証。

其中,Ⅱ類賬戶可以辦理存款、購買投資理財產品等金融產品、限額消費和繳費、限額向非綁定賬戶轉出資金業務。對於Ⅱ類戶非綁定賬戶,每日轉入資金、存入現金的累計限額合計為1萬元,每年累計限額合計為20萬元。Ⅲ類賬戶的主要功能是限額消費和繳費,賬戶余額不得超過1000元,每日非綁定賬戶資金轉入累計限額為5000元,年累計限額為10萬元﹔消費和繳費支付、向非綁定賬戶轉出資金的累計限額與轉入限額相同。

此外,與對銀行要求類似,自12月1日起,在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機構,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隻能開立一個全功能支付賬戶。且12月1日起,要約定支付賬戶與支付賬戶、支付賬戶與銀行賬戶之間的日累計轉賬限額和筆數,超出限額和筆數的,不得再辦理轉賬業務。

對於市民而言,靈活運用不同賬戶的功能,可以在享受金融服務便利的同時,更大程度地保障金融安全。如平時進行小額網購綁定的銀行卡可選擇“小錢櫃”Ⅲ類賬戶,網購是電信網絡詐騙的“重災區”,選擇余額較小、轉入轉出資金限額低的銀行卡作為綁定,可以更大程度降低可能的損失。央行也建議,各銀行應當積極引導個人使用Ⅱ、Ⅲ類戶辦理小額網絡支付業務,在移動支付中便捷應用,建立個人銀行賬戶資金保護機制。

同行異地賬戶

“漫游費”取消

除了銀行卡賬戶分類管理外,12月1日后將實施的一些銀行卡管理新規定和居民日常用卡息息相關。其中,同行異地取現免手續費為“一卡走遍全國”提供了便利,而24小時內可撤銷轉賬、對非櫃台交易的管理加強等規定,更大程度為居民用卡安全提供保障。

央行規定,下月起銀行對本銀行行內異地存取現、轉賬等業務,收取異地手續費的應實現免費。目前,銀行對於同行異地取款大都採取按提款金額的0.5%至1%收取手續費,若遇上部分銀行沒有上封頂金額的銀行,按1%的費率計算,異地取款1萬元的手續費可高達100元。

有銀行人士分析表示,因為個人在一家銀行全國隻能有一個可以存取現金的賬戶,因此央行也取消了同行異地存取款、轉賬的手續費。這個舉措有點像手機運營商取消“漫游費”。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是件好事。

隨著同一銀行異地存取現、轉賬等業務手續費的取消,異地取款的成本降低,這對於差旅達人而言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不過,銀行業內人士提醒,央行此次規定針對的是同行存取款和轉賬,跨行業務手續費還是照常收取的。

如果要辦理跨行業務,最好通過手機銀行進行,目前包括四大行在內的大多數手機銀行轉賬匯款可免手續費,市民不妨多渠道比較,節省不必要的費用。

ATM轉賬

24小時內有“后悔藥”

12月1日開始,銀行轉賬將採取新的管理方式。個人銀行賬戶非櫃面轉賬日累計分別超過30萬元的,銀行應當進行大額交易提醒,確認后方可轉賬。對於經常需要大額匯款的人來說,可能會帶來不便,需要更頻繁地進行確認或赴銀行櫃台辦理業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銀行櫃面客流壓力。

此外,央行明確規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銀行和支付機構提供轉賬服務時應當執行下列規定,向存款人提供實時到賬、普通到賬、次日到賬等多種轉賬方式選擇,存款人在選擇后才能辦理業務。除了向本人同行賬戶轉賬外,個人通過ATM機(包括其他具有存取款功能的自助設備)進行轉賬的24小時內,可以向發卡行申請撤銷轉賬。

這意味著新規實施后,如果你選擇在銀行櫃面辦理轉賬,比較以往,你需要在安全和時效之間做一個選擇,選擇是實時到賬還是次日到賬等。若選擇通過ATM機轉賬,那麼就要等24小時后轉賬資金才能到賬,不過也因此擁有了一個“后悔權”。

這項規定無疑是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提高門檻,不少案件中,受害者往往很快就識破騙局,但資金一旦匯出就無法撤銷,難以追回損失。新規實施后,24小時內還有“反悔”的空間,最大程度地阻斷通訊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誘導受害人進行資金轉賬、贓款變現。

一位國有大行廣東地區負責人告訴南方日報記者,下月將按照央行規定進行落實,對於銀行而言,管理成本可能有所上升,但對於居民而言,使用銀行卡業務更有保障。

6個月無交易賬戶

暫停非櫃面業務

在央行出台的新規中,還規定銀行和支付機構應當加強賬戶交易活動監測,對開戶之日起6個月內無交易記錄的賬戶,銀行應當暫停其非櫃面業務,支付機構應當暫停其所有業務,銀行和支付機構向單位和個人重新核實身份后,可以恢復其業務。

此外,新規實施后,央行要求銀行和支付賬戶聯系電話號碼與個人身份証件號碼要一一對應,對多人使用同一聯系電話號碼開立和使用賬戶的情況進行排查清理,聯系相關當事人進行確認。比如,單位批量開戶,預留財務人員聯系電話的,也需要變更為賬戶所有人本人的聯系電話。成年人代理未成年人或者老年人開戶預留本人聯系電話等合理情形,可出具說明后可以保持不變。但無法証明合理性的,銀行賬戶會被暫停非櫃面業務,支付賬戶暫停所有業務。

而銀行和支付機構有權對身份信息存在疑義、拒絕出示輔助証件的個人或單位拒絕開戶。

據公安機關反映,不法分子在大量收購賬戶、假冒開戶后,一些賬戶不會馬上啟用,而正常情況 下,個人開戶后一般會立即啟用,長期不用賬戶應作為異常情況引起高度關注。如果這一規定被嚴格執行,有利於防范詐騙分子盜用“僵尸”賬戶用作電信詐騙“據點”賬戶。

(責編:李棟、李海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