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牌企业与做市商 “分手”原因各异

蒋洁琼

2016年10月24日08:4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挂牌企业与做市商 “分手”原因各异

  今年以来,新三板市场成交低迷,流动性下降。企业的融资需求难以满足,参与做市转让的企业热情下降。同时,做市商退出的队伍也在扩大。分析人士表示,挂牌企业和做市商“分手”的原因较多。从做市商角度而,部分公司负面新闻缠身、业绩下滑,市场成交低迷等;从挂牌企业角度看,做市商服务供给不足,股票交易价格大起大落,不利于企业融资。

  集中火力瞄准优质公司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已有百余家挂牌公司与券商“分手”而退出做市交易。对于做市商而言,部分公司业绩下滑,做市市场成交低迷,成本与前景存在较大落差的情况下,选择集中“火力”瞄准优质做市股票。

  以中搜网络为例,公司目前仍有联讯证券等5家做市商。9月29日,国信证券(002736,股吧)宣布退出为中搜网络提供做市服务,成为7月份以来,继中信建投、中信证券(600030,股吧)、恒泰证券、东方证券之后,又一家退出为中搜网络提供做市服务的券商。事实上,中搜网络存在诸多问题。在分层制度推出之际,公司被相关企业和投资人举报“贩卖关键词”,并涉嫌欺诈销售等问题,最终无缘创新层。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已连续三年亏损1亿元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市场行情不好加剧了券商的做市压力。券商对其做市部门的主要考核标准为利润,促使做市商对投资收益诉求强烈。由于做市企业的股票不断下跌,部分做市商收入不断萎缩,在考核压力下不得不选择退出。

  同时,多家做市商将目光瞄准已实施做市交易的优质公司,掀起了一波“后续加入做市”潮。数据显示,自9月1日以来,新三板共有23家做市商40次“后续加入做市”,涉及29家新三板企业,包括先临三维、留成网等。

  业内人士介绍,做市商对标的公司的选择有多方考虑。一方面,部分公司做市时间较长,股东分散度高,做市商的选择基于较好的流动性和交易量;另一方面,多家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实现高增长,平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远高于新三板平均水平,这些做市商充分考虑了标的公司的成长性。

  挂牌企业另谋出路

  目前,做市商盈利模式不够完善,对此业务的投入也参差不齐。相关数据显示,近一半的做市商投入不足1亿元,甚至有些做市商投入不到300万元等。

  分析人士表示,做好做市服务要有充足的库存股,如果仅持有挂牌公司很少股份,很难起到活跃流动性的作用。而新三板市场流动性较好的公司,做市商通常持有较多股份。

  有研究人士表示,东方证券投入16.93亿元为98家企业做市,平均每家投入1727.95万元,相当于98家做市企业平均净资产的5%;平均持股211.98万股,平均持股比例为2.46%。

  以陆特能源为例,2015年5月,东方证券通过认购定增股份200万做为库存股,2015年12月末增持至336.2万股,半年内增持136.2万股,持股比例从3.17%增至5.02%。

  不过,对于更多的新三板做市模式企业而言,流动性不足仍是普遍问题。分析人士表示,而流动性不足又导致企业参与做市意愿急转直下。

  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谋划IPO等出路。以奇维科技为例,公司转为协议交易方式后,被雷科防务并购,并从新三板市场摘牌。捷昌驱动、华图教育、米奥会展、指南针等多家公司做市转协议后,部分公司进入上市辅导程序。

  分析人士表示,引入做市转让制度已两年时间,但做市机构只有80余家。而新三板逾1600家挂牌企业采取做市交易方式,做市商相对稀缺带来诸多问题。有做市商人士表示,创新层标准中包括需要6家做市商等要求,部分挂牌企业甚至找关系找做市商帮忙。

(责编:吕骞、李海霞)

相关专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