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金融

银行成个人信息泄露五大源头之一

高健
2016年10月18日07:49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叫卖明星航班信息、清华大学教授被骗、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被骗事件……更不要提普通人每天收到的骚扰电话、短信。个人信息泄露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的毒瘤。昨天,海淀检察院发布调研,公布了个人信息泄露五大源头——个人、教育机构、汽车4S店、房屋中介机构、银行。

废弃的火车票,包裹上的快递单,填写的各种问卷调查、会员资料、银行单据,以及网上软件注册……“也许在无意间,我们自己已经泄露了个人信息。”检察官说。

除此之外,根据近三年案例统计,涉及中小学生的信息或参加资格认证考试的考生信息在交易信息中占多数。另外,还有大量车主信息、个人房产信息和银行信息。上述信息交易泛滥,证明学校(或教育机构)、汽车4S店、房屋中介机构、银行等领域对公民个人信息保密性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公民个人信息过度采集、擅自披露,甚至擅自买卖给他人。

从信息内容上看,涉及公民身份信息、电话号码、家庭地址,还包括考试信息、手机通讯录、手机短信、网络账号及密码、银行账户及密码、购物记录、出行记录等。

信息出售方多通过QQ群发布广告。信息购买方则通过搜索网站,如百度、58同城等,或加入特定QQ群等方式寻找信息出售方。双方在线联系、网络转账。

随着信息泄露日益严重,信息价值愈发“低廉”。“信息商贩”在案发后交代,几年前,一个人的手机号就可以卖3角钱到5角钱,如今,购买来的大量信息按买家需求进行分类,然后再明码标价出售,平均一条信息仅几分钱。此前,海淀法院审理的一起贩卖学生和家长信息的案件中,罪犯杨某贩卖信息200多万条,前后获利1万多元,折合一条信息才大约半分钱。

“信息商贩”把公民信息都卖给了谁呢?“主要是业务公司和犯罪团伙。”检察官指出,如金融产品推销、教育培训市场拓展等,都急需客户资源,而精准的个人信息情况,更有利于这些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此外,房屋中介、装修公司、保险公司、母婴用品企业、广告公司、教育培训机构等行业也日渐成为信息购买群体。

同时,个人信息流向的另一个终端是不法分子。当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大量个人信息后,极大提高了相关犯罪的成功率。如在妨害信用卡管理案中,犯罪嫌疑人均通过获取他人身份证件骗领银行卡;在信用卡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获取他人银行账户信息后通过网络将账户内金额转出;在敲诈勒索案中,犯罪嫌疑人通过获取的信息冒充黑社会,以被害人的人身安全相威胁敲诈勒索财物;在一起盗窃案中,犯罪嫌疑人还利用获取的应聘者信息,冒充面试官骗取面试者信任后,趁机窃走财物。

专家点评

个人维权难 行业缺自律

“面对个人信息泄露的各种漏洞,个人维权几乎是不可能的。”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刘铭分析称,出卖、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侵犯了公民隐私权,然而公民个人无论从举证还是诉讼成本这两方面来说,都很难维权。“买房时在一家中介登记了信息,立刻会有大批中介公司或者贷款公司联系自己。按常理说,这肯定是第一家中介公司泄露了信息,但如何证明呢?”刘铭说,这属于取证难。另外,我国法律实行填平原则,除非发生次生犯罪,否则仅仅泄露个人信息,并不会给当事人造成多大损失,当事人也不会去打这种无收获的官司。

对此,检察官提出,缺乏保密机制是造成个人信息外流的最大漏洞。相关行业要建立严格的内部保密制度,严格控制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同时,相关部门和行业要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对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及QQ群实时审查与屏蔽。此外,公民应提高自身防范意识,不随意丢弃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避免在社交软件上透露真实身份信息,不贸然参加调查问卷等活动,在公共场合使用无保护或来源不明的WiFi时,切勿进行涉及银行卡密码、各类验证码等操作。

(责编:李栋、李海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