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閃崩”壓力,規避質押風險,反制要約收購……A股市場上,上市公司“一言不合就停牌”的現象層出不窮。
盡管監管機構出台規定予以制約,這一困擾市場已久的頑疾似乎仍未能根治。
“數據寶”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滬深兩市3000余家上市公司中處於停牌狀態的約為270家。其中,近50隻個股停牌超過90天。“閉關”時間最長的*ST新億,連續停牌已超過390個交易日。
上市公司的停牌理由不外乎“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刊登重要公告”或“重要事項未公告”。但一些業內人士表示,看似千篇一律的表象背后,上市公司各有各的動機。
例如,神霧節能因控股股東神霧集團擬籌劃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項,且“存在不確定性”,公司股票於7月17日起停牌。而在此之前的7月10日和14日,公司股價分別以接近跌停或跌停價位報收。
應對“閃崩”壓力的同時,停牌成為部分上市公司規避股權質押平倉風險的工具。7月17日,因股價觸及控股股東質押給中信証券的股份平倉線,歡瑞世紀申請自次日開市起停牌。此外,欣龍控股、銀河生物等多隻個股近期也因股價觸及質押警戒線或平倉線而停牌。
股票停復牌是上市公司的一項常見業務,也是其基本權利之一,具有保証投資者公平獲取信息、防控內幕交易、防止股價異常波動等功能。但在A股市場,停牌隨意性過大已成頑疾之一。
2015年6月中旬開始的罕見異常波動中,“千股跌停”與“千股停牌”同現,大規模停牌導致拋售壓力向尚在交易的股票聚集,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下行壓力。
針對這一亂象,滬深証券交易所於去年5月同步出台新規,對上市公司停復牌行為進行規范,除規定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停牌時間不超過3個月外,對籌劃控制權變更、重大合同及須提交股東大會審議的購買或出售資產、對外投資等其他事項以及籌劃非公開發行的停牌時間作出限制。
不過,這一頑疾似乎並未因此根治。隨意性過大之外,停牌程序不規范、停牌時間過長以及停牌期間信息披露不充分等現象屢見不鮮。
這甚至一定程度上阻滯了中國股市的國際化進程。
今年6月,A股第四度“闖關”MSCI並如願“過關”。但在最終的縮小版方案中,格力電器、萬科A等赫赫有名的中國“白馬股”卻因曾長期停牌而無緣標的名單。
在此間市場人士看來,在MSCI擴大A股在其全球指數中權重的過程中,停牌問題仍有可能成為障礙之一。
事實上,部分所謂“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停牌理由,最終成為“虛晃一槍”。這也成為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復牌后遭遇跌停的主要原因。
最近的一周內,東誠藥業、紫光國芯以及由萬福生科“變身”而來的佳沃股份等10余隻個股不約而同地出現了復牌當天跌停的情形。
北京品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顧問仇彥英認為,在監管機構持續規范下,“審慎啟動停牌、嚴控停牌時間”已逐漸形成慣例。但從目前情況來看,上市公司以“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為由的停牌行為仍然缺乏有效約束。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則表示,對於上市公司的任性停牌行為,雖有停復牌新規的約束,卻缺乏有效的懲罰機制以及實時監管舉措的補充。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停牌隨意性還引發了對要約收購制度有效性的擔憂。
北京個人住房貸款發放創新低 超八成用於無房群體需求 本報北京7月19日電 (記者王昊男)記者今天從北京銀監局了解到:6月北京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個人住房貸款158.46億元,比上月減少59.69億元,環比下降27.36%,創“3·17新政”以來新低。 據介紹,新政實施以來,北…【詳細】
美色、親友、收益、高仿 當心四類互聯網金融詐騙手段 據新華社天津7月19日電 (記者周潤健)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網絡平台投資理財,但不法分子也盯上了這一新領域,編造各種互聯網金融騙局誘騙投資者。國內網絡詐騙舉報平台——獵網平台匯總並披露了近期高發的四類網絡金融詐騙,剖析詐騙手段,幫…【詳細】
三論做好當前金融工作:堅定深化金融改革 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改革是國家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堅定不移地深化金融改革,對於加快轉變金融發展方式,開創我國金融工作新局面,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既有現實意義,也有長遠意義。 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金融改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