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將如何影響兩地市場?

2016年11月14日07:45  來源:南方日報
 

“深港通”開閘的鼓點在剛剛過去的這些天越敲越緊。

先是監管部門逐漸透露出開閘口風:就在上周四,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對媒體表示,目前市場各方正各就各位,等待發令槍響。同日,有不止一家券商、基金公司稱收到深交所同意開通公司相關交易單元的“深港通”下港股通業務交易權限。深港交易所也於上周末舉行全網測試,“深港通”似已萬事俱備,隻待發令槍響。

在神經最為敏感的金融市場,不少機構和資金都在積極布局。A股市場上,兩融余額一舉突破9300億元,市場熱度回暖,似乎進入上漲通道。

市場對“深港通”的期待不言自明:2014年開通的“滬港通”曾經為市場帶來了一場投資盛宴,相比之下,“深港通”進一步吸取了前者的經驗,在兩地市場互聯互通實踐基礎上改進和發展,既呼應了市場需求,又在相關安排上更為靈活。從規定上看,“滬港通”“深港通”同時取消了總額度限制,雙方可根據運營情況對投資額度進行調整,進一步提升了靈活性。

“深港通”將為市場帶來的投資機會也被市場矚目。盡管這一主題熱度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但機構對於“深港通”開通帶來的機會仍然抱有很大期待。券商銀河國際在此前發表研報中稱,總的看來,即使在保守的假設下,“深港通”仍有望使香港小盤股的日均成交量提高50%—100%。其認為,保守假設每日額度105億元人民幣的約20%被使用,相當於24.4億港元的買入金額,這代表每日總成交易額將上升超過 100%。而即使僅有10%的南下資金額度被使用,也仍然代表著103個股票的日均總成交量可能會增加超過50%。

廣發証券分別統計了三個月內南下資金淨流入高峰期與低谷期的特點指出,市場擔憂“深港通”預期下的資金炒作短線的情況暫時沒有發生,有理由相信留下的內地資金相信港股的中長期配置價值。且從上周走勢看,作為“深港通”預期的標志的香港交易所三連陰,表明國際資金和香港本地的投機資金正在落袋為安,為后續的市場上漲打好基礎。無論從港股估值及安全性上,還是從全球資金邏輯看,港股前景良好。

對於兩地投資者而言,“深港通”的開通意味著新的投資機遇:對香港投資者而言,“深港通”也提供了滿足其投資內地多元化需求的新途徑。深圳股票市場的上市企業結構更為多元化、綜合指數表現更為突出、其中新興產業公司前景廣受看好,與港股企業互補性強,再加上近年深港融合不斷強化的優勢,料將吸引不少看好中國新經濟中長期增長前景的香港及國際投資者。而對於內地投資者而言,部分低估值、安全性較高的港股也是難得的標的。

不過,相比於短期的機會,“深港通”的意義主要體現在長期作用上。正如經濟學家宋清輝此前所表達的觀點,“深港通”有助於A股國際化,並能夠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讓人民幣通過香港交易所成為國際資本市場中的投資貨幣,使其作為投資貨幣的規模不斷擴大,有利於其成為他國的儲備貨幣。

通過“深港通”進一步實現A股國際化,也就意味著將有更多的境外資金可以進入到A股市場。以國際化為大方向的A股市場,必須對自身進行嚴格的監管,促進A股市場的健康成長,令股市中現存的違法違規現象得到有力地遏制,市場逐漸進入到以公司業績為主的價值投資之上,真正成為經濟的晴雨表。市場期待,“深港通”將進一步幫助A股和全世界資本市場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互聯互通,實現與各國、地區之間的金融合作,從而實現真正的共贏。

(責編:李棟、李海霞)

相關專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