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金融高管频“触网”

唐逸如

2016年06月20日08:50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原标题:传统金融高管频“触网”

  一方面,是传统金融机构“留不住人才”,另一方面,则是互联网金融公司“求贤若渴”。去年7月,央行联合十部委发布互联网金融行业“基本法”——《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被认为是互联网金融纳入监管的标志性事件。

  6月16日,中国资管“大佬”、原中国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的去向终于尘埃落定。

  当天,百度正式宣布张旭阳担任百度副总裁,分管百度金融体系下理财和资产管理业务,向百度副总裁、百度金融服务事业群组总经理朱光汇报。

  张旭阳的“出走”并不令外界感到意外。事实上,早在去年就有传言称张旭阳将加盟平安银行。这一消息最终无疾而终,但越来越多的银行高管们离职投身互联网金融事业,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据零壹财经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陆续有约30名银行高管离职。他们中大部分的去向分为三类,分别是知名的互联网金融公司、知名企业新设立的金融板块以及民营银行。

  银行理财“第一人”

  公开资料显示,张旭阳在光大银行工作19年之久,自2004年起,张旭阳开始负责光大银行理财产品的开发、设计、交易与管理,创造出国内银行理财业务多个第一,被称为银行理财市场的“灵魂人物”。

  人民币个人理财业务始于2004年10月光大银行推出的“阳光理财B计划”,而其主要的设计者即是张旭阳。光大银行推出该产品后,全国各家银行蜂拥而入,理财业务蓬勃发展。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5)》显示,截至2015年底,共有42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数60879只,理财资金账面余额23.50万亿元,较2014年底增56.46%。

  2009年8月起,张旭阳出任光大银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后兼任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2015年5月,光大银行将财富管理中心升级为资产管理部,张旭阳任资产管理部总经理。

  张旭阳职务的变动也显示了近年来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在金融脱媒进程加快,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大资管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业务向开放式净值型转化,回归资产管理的本质。

  2014年是中国银行业理财事业部制改革元年。截至2014年末,全国45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完成了理财业务事业部制改革,甚至开始探索将理财事业部进一步发展为资产管理公司。

  此前,曾有消息指出张旭阳离开光大银行,是因为银行资管子公司迟迟未能成立。不过,这一说法后来遭到了张旭阳的否认。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资产管理市场在经过了十年的快速发展期后,正面临转型的关键关口。而互联网在这一领域的角色令人遐想。

  张旭阳曾表示,未来将产生脱胎于银行、保险,或者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以综合服务见长的大型资产管理公司。而在他担任第一作者的《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15》报告更是明确表示:互联网和新技术已经在资产获取及投资管理、分销及财富管理、资产服务等各环节对资产管理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并催生出一系列创新的业务模式。

  入伙互联网金融

  事实上,银行高管跳槽的新闻早已不罕见。据第一财经报道称,仅在2015年就有至少50位银行高管离职,其中,4月和10月堪称“离职月”。据分析,经济下行、工作压力增大、反腐与限薪、互联网金融兴起等因素的叠加,或是离职变动爆发的原因。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越来越多的银行高管选择“栖身”互联网公司。自“BAT”开展金融业务之后,已吸引多位传统金融机构高管加盟。在张旭阳之前,美国运通原高级副总裁王劲已于2015年底加盟百度金融,主导风控体系;微众银行首任行长曹彤曾担任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任职不足一年后辞职创业;蚂蚁金服副总裁俞胜法是从杭州银行行长的职位上跳槽的……

  对于传统金融机构大佬频频出走的现象,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法制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赵鹞曾评论指出,“现在是金融改革的好时代,人尽其才,但国有大行那种封闭的人才体制到了应该改动的时候了。”

  一方面,是传统金融机构“留不住人才”,另一方面,则是互联网金融公司“求贤若渴”。去年7月,央行联合十部委发布互联网金融行业“基本法”——《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被认为是互联网金融纳入监管的标志性事件。

  而在监管层反复强调“规范发展”的要求下,互联网金融企业亟需专业的金融人才“保驾护航”。业内人士分析,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凭借“互联网”的精神快速生长,但想要长久的发展就离不开“金融”的内涵,其中最重要的是风控能力。

  据领英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16年互联网金融人才吸引力指数持续走高,人才吸引力位居榜首,多个行业都是人才净流入状况。未来数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人才的缺口将高达300多万,对于高端人才更是一将难求。

  “张旭阳们”的出走代表了互联网公司与金融机构的相互融合。高管们带来了监管部门、银行业上下游、金融机构同业的资源;而互联网公司的背后,是广大的客户群和联盟伙伴。

  打法稳健

  随着一批金融机构高管们的加盟,也给互联网金融企业带来了严谨的作风。在业务拓展方面,高管们普遍强调牌照先行,“打法”颇为稳健。

  2015年8月,原中行行长王永利加盟乐视,掌舵互联网金融业务。此前,乐视金融业务一直“雷声大雨点小”,虽然筹备一年多但进展缓慢。而在王永利加盟乐视之后,顺利帮助乐视拿下两张金融牌照。

  2016年1月,乐视网出资3亿元人民币筹建重庆乐视小贷公司,此举被业界解读为视金融帝国的破冰之举;同月,乐视网发布公告称,与欧菲光、新沃资本等8家公司发起设立新沃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乐视网出资1.7亿元占注册资本的17%。这意味着,乐视在保险业务方面的布局已经完成。

  而在原华夏银行副行长黄金老履新苏宁金融副总裁一职后,苏宁金融也朝着“全牌照”的目标前进。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苏宁金融已经拿下了第三方支付、消费金融、小贷公司、商业保理、基金支付、基金销售、私募基金、保险销售、企业征信、预付卡、海外支付等11个行业牌照。

  此前,曾有苏宁金融内部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黄金老的执掌风格较为谨慎,2015年正是P2P网贷行业发展的高峰阶段,曾有业务部门提议上线这块业务,但黄金老因为监管政策尚不明确而拒绝了这项提议。

  不过,银行大佬们试水新领域,也并非一帆风顺,转型难度或许比想象中的大。

  2015年9月份,在微众银行业务陆续推出之际,行长曹彤突然宣布离职,转而出任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有业内人士猜测,出身传统银行,曹彤的经营理念,与股东腾讯的互联网文化可能难以较好契合,这成为他任期提前结束的重要原因之一。

(责编:李彤、吕骞)

推荐阅读